[实用新型]一种轴联轴承注脂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08405.3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88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储祝庆;王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达特种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66 | 分类号: | F16C33/66;F16N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孙腾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注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联轴承注脂工装。其与轴承外壳的内壁紧密连接,具体包括工装主体和位于主体上面的端盖,所述工装主体为圆柱形,所述端盖上开设有脂注射口,所述工装主体的侧壁上沿周向开设有若干个脂挤出孔,所述脂挤出孔与轴联轴承的滚道对准,所述脂挤出孔沿工装主体的竖直方向为两排,所述脂挤出孔的上面一排外包裹有密封环;所述工装主体内部为空腔,所述空腔上部与脂注射口相联通,其侧壁与脂挤出孔相联通,其底部固定有旋塞。本实用新型旨结构简单、便于清洁,其在满足了双滚道轴联轴承进行注脂的同时,通过密封环的设置,其还可以用于单滚道轴承的注脂操作,实现了其功能的多样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注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联轴承注脂工装。
背景技术
轴承沟道上的油脂分布状况与轴承性能、寿命有重要关系,均匀地油脂分布有利于降低摩擦力矩、有利于控制轴承内部的温度、避免因干摩擦造成早期失效。轴承的注脂量过少,易造成缺脂或干摩擦,影响寿命;注脂量过多则会导致轴承温升高,润滑脂的大量泄漏既污染环境,又造成浪费。由此可见,向轴承中注入润滑脂的量是在能保证轴承的充分润滑的前提下越少越好。现有设备中,无有效的针对双滚道轴联轴承进行注脂的设备,故双滚道轴联轴基本上都是人工填脂,填脂量不均匀,无法定量,且效率很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清洁的轴联轴承注脂工装,其在满足了双滚道轴联轴承进行注脂的同时,通过密封环的设置,其还可以用于单滚道轴承的注脂操作,实现了其功能的多样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轴联轴承注脂工装,其与轴联轴承外壳的内壁紧密连接,其包括工装主体和位于主体上面的端盖,所述工装主体为圆柱形,所述端盖上开设有脂注射口,所述工装主体的侧壁上沿周向开设有若干个脂挤出孔,所述脂挤出孔与轴联轴承的滚道对准,所述脂挤出孔沿工装主体的竖直方向为两排,所述脂挤出孔的上面一排外包裹有密封环;所述工装主体内部为空腔,所述空腔上部与脂注射口相联通,其侧壁与脂挤出孔相联通,其底部固定有旋塞。
对上述方案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所述工装主体与端盖一体成型。
对上述方案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所述密封环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凸起,所述凸起分别与位于上排的脂挤出孔一一对应;其中一个凸起上设有贯通孔,所述密封环一端内壁固定有插条,带有插条的一端压住无插条的一端后与插入贯通孔。凸起与脂挤出孔的配合,可进一步阻止润滑脂的益处,插条插入贯通孔实现了密封环在无需其他附加件的情况下即可固定在脂挤出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由传统的人工注脂升级为机械设备控制注脂,通过脂挤出孔与准轴联轴承的滚道对准,实现了润滑脂均匀的分布在滚道位置,使注脂更为快捷、精准,同时还提高了注脂效率;通过密封环的设置,还可以为单滚道的轴承注脂,实现了功能的多样性;所述空腔底部的旋塞,便于清理空腔内残留的润滑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构示意图。
图2为密封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轴联轴承的结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达特种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达特种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084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挖掘机分动箱的气动拨叉装置
- 下一篇:一种满装滚子轴承自动填滚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