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挥发性酚类水质分析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08054.6 | 申请日: | 2020-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20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栋;袁芳;葛华丽;王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M11/42 | 分类号: | F16M11/42;F16F15/03;F16F1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爱普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20 | 代理人: | 王玉松 |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挥发性 水质 分析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质分析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挥发性酚类水质分析仪。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挥发性酚类水质分析仪,该挥发性酚类水质分析仪中当分析仪本体运输完成或者位置移动完成后,打开电机,电机的转动带动蜗杆转动,由于蜗杆与蜗轮啮合,因此,蜗杆带动蜗轮转动,由于蜗轮与升降柱啮合,因此,蜗轮的转动带动升降柱向下移动,驻停垫支撑在地面上,该设置省时省力;由于前后相对设置的两蜗轮连接同一蜗杆,因此,前后相对设置的两蜗轮可以同时转动,进而,前后相对设置的两驻停垫可以同时支撑在地面上,稳定效果更好,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大量的人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质分析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挥发性酚类水质分析仪。
背景技术
挥发酚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体系中。酚类为原生质毒,属高毒物质,人体摄入一定量会出现急性中毒症状;长期饮用被酚污染的水,可引起头痛、出疹、瘙痒、贫血及各种神经系统症状。由于挥发酚的危害重大,因而挥发酚是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指标物,如何准确测定环境水质中的挥发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为环境保护及治理工作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科学依据。
挥发性酚类水质分析仪是水质检测经常用到的仪器,主要采用加热蒸馏-4-氨基安替比林光度法来实现精确检测;分析仪在从生产厂家运输到水质检测单位的过程中,会经过多次在地面上的推动,或者检测单位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调整分析仪位置的情况,如果在这些过程中地面不平整,分析器产生较大程度的颠簸或者晃动,会影响其检测的精密度,进而影响水质的检测结果。
授权公告号为CN 210322983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过程控制水质分析仪,通过在分析仪的底部设置仪器底座,仪器底座为双层结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夹设第一防震结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夹设第二防震结构和稳定结构;第一防震结构和第二防震结构能够缓冲分析仪本体运输或者位置移动过程中产生的上下方向或者左右方向的颠簸或者晃动;分析仪本体安装完成后,稳定结构能够将其稳定连接在地面上,避免由于碰撞等外界因素使分析仪本体在检测过程中发生晃动,影响检测结果;但是该分析仪的稳定结构需要手动启动,由于分析仪比较重,采用手动将驻停垫支撑在地面上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挥发性酚类水质分析仪。
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挥发性酚类水质分析仪,包括仪器底座以及设于所述仪器底座上的分析仪本体,所述仪器底座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多个稳定装置和减震机构,且所述仪器底座的四个角落均设有万向轮;各所述稳定装置分别设于各所述万向轮的一侧,各所述稳定装置均包括升降柱、设于所述升降柱底部且穿过所述空腔底部的驻停垫、套设于所述升降柱上且与所述升降柱螺接的蜗轮、与所述蜗轮相啮合的蜗杆以及与所述蜗轮连接的电机,所述蜗轮通过支杆连接在所述空腔的底部,所述蜗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空腔的侧壁上,另一端与设于另一侧壁上的电机连接,且前后相对设置的两蜗轮连接同一蜗杆。
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稳定装置还包括压板以及设于所述压板中间部位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压板的前后端面且分别设于所述空腔的前后侧壁上,所述升降柱的顶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压板的一侧,所述万向轮通过连接杆连接在所述压板的另一侧,且前后相对设置的两万向轮、两驻停垫均设置在同一压板上。
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减震层以及电源箱,所述仪器底座上设有减震槽,所述分析仪本体设于所述减震槽内,且所述减震槽的底部以及四周侧壁上均设有减震垫;所述电源箱设于所述空腔的底部,所述减震层设于所述电源箱上,所述第二电磁铁设于所述减震层上,所述第一电磁铁设于所述空腔的顶部且设于所述减震槽的底部,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的极性相同且均与电源箱连接。
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减震层内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空腔的四个侧壁上与所述减震槽侧壁相对的位置均设有第二减震弹簧,且每个侧壁上的第二减震弹簧设有至少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080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