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机机组多泵头集中式卸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06016.7 | 申请日: | 2020-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6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君立;阮勤江;耿爱农;陈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鸿友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F04B41/02;F04B41/06 |
| 代理公司: | 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浙江)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王卫兵 |
| 地址: | 317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压机 机组 多泵头 集中 式卸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空压机机组多泵头集中式卸荷装置,其特色在于空压机机组的多个泵头它们一起共享一个卸荷装置,该卸荷装置布置在泵头与气罐之间,它包含有一个卸载阀和一个过渡腔,所述过渡腔与机组的气罐相连通,所述卸载阀它控制着过渡腔与外界大气的通断状态。由于空压机机组的多个泵头它们一起共享一个卸荷装置,也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达成以下有益目标:1)卸荷装置的数量大幅减少了,所以整个机组的制造成本得以降低;2)卸荷装置的数量大幅减少了,所以整个机组的系统得以简化从而使其总体可靠性得以提高;3)卸荷装置的数量大幅减少了,所以整个机组的排气系统布局变得更加紧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空压机供气系统的停机与起动卸载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面向空压机机组的多泵头卸荷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有助于机组之各压缩机单元能有序顺利完成正常起动运行的集中式卸荷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系统一般由压缩机、气罐、管路以及各种控制阀所组成,而现有空压机机组均包含两台以上的压缩机或者泵头。压缩机的任务是将空气工质进行压缩以提高其压力、气罐的任务是储存经过压缩的高压气体、管路及控制阀的作用则是将压缩机排出的高压气体输送至气罐并阻止罐内的气体倒灌返回压缩机,其中防止罐内高压气体回流到压缩机的控制阀称为逆止阀,在逆止阀与压缩机的排气腔之间用管路进行连接(俗称排气管)。一般情况下,当罐内气体压力达到某一预设数值时,控制阀中的压力阀会反馈信号并据此令压缩机停止工作,而当罐内气体被消耗掉一部分后其内的气压将随之下降,若罐内压力低至另一预设数值时压力阀又会发出信号让压缩机重新起动以补充新的高压气体给气罐,于是压缩机就这样反复地按上述程序开开停停。
问题是,在压缩机重新起动前,就算罐内压力已经降至预设的工作压力下限,此时虽然压力阀已发出起动信号,但由于排气管内仍残存有较高压力数值的气体而形成高的所谓排气背压,结果导致压缩机起动负载较大而造成其起动困难甚至起动失败。于是,为了避免上述不利现象发生,现有压缩机均须配置有一个所谓的停机卸载装置,亦即在压缩机输出压力达标暂停后能够迅速将排气管内的气体放空以便为下一次起动做好准备。
然而,当下空压机机组的多泵头它们都是每一个泵头均单独配置现有一个停机卸载装置,换句话说每一个独立的压缩机单元(或者泵头)它们在排气连接到气罐的管路上都配有各自的停机卸载装置,如此虽能实现空压机机组的卸载功能,但由此带来的弊端是:1)多个相对独立的卸荷装置必然造成整个机组的制造成本上升;2)多个卸荷装置构成的系统必然导致机组的总体可靠性下降;3)多个卸荷装置构成的系统同时还会导致机组的控制系统变得复杂,且造成机组排气系统特别是与气罐的连接布局不够紧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多泵头空压机机组排气卸荷方式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压机机组多泵头集中式卸荷装置,目的在于:在有效达成空压机机组排气卸荷功能的同时,还可实现卸荷装置可靠性的提高、制造成本的下降以及卸荷装置布局的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压机机组多泵头集中式卸荷装置,其特征在于:空压机机组包含的多个泵头它们一起共享一个卸荷装置,该卸荷装置被布置在机组的泵头与机组的气罐之间,卸荷装置它包含有一个卸载阀和一个过渡腔,这个卸载阀它有一端与所述的过渡腔相连通、同时该卸载阀它还另有一端与外部的大气相连通,所述卸载阀它控制过渡腔与外界大气的通断状态;此外,所述的过渡腔与机组的气罐相连通,所述机组的各个泵头它们的排气管均连接到卸荷装置上并且这些排气管均与卸荷装置的过渡腔相连通。
上述的卸荷装置有且仅有一个。
上述的卸载阀为电磁阀型式。
上述卸荷装置它在其过渡腔与气罐之间布设有一个逆止阀,该逆止阀只允许过渡腔的气体单向流进气罐而不允许气罐内的气体逆向返回过渡腔。
上述卸荷装置与各个泵头之间均配置有一个单向阀,该单向阀只允许泵头输出的气体单向流入过渡腔而不允许过渡腔内的气体反向流回泵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鸿友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鸿友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060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纳米热磁疗自动偏瘫康复机
- 下一篇:全伺服针剂泡罩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