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化纤保温保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05122.3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07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俞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临兴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088 | 分类号: | D01D5/088 |
代理公司: | 杭州伍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9 | 代理人: | 宋锦宏 |
地址: | 31151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纤 保温 保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化纤保温保湿装置,旨在提供一种便于自动精准控制温湿度的化纤保温保湿装置。它包括甬道、风管、风机、恒温恒湿机和电源,甬道包括内管、外管和环板;风管与外管连通,风机置于风管上;内管设有中通孔和若干径向通孔,甬道上端设有加热器和红外线测温仪;甬道下端设有卷丝机,内管的中通孔内可加设冷却液槽,风管下方相应加设冷却循环器;丝线出口处和靠近卷丝机所在位置处均设有温湿度传感器;甬道和卷丝机之间设有单片机,加热器、红外线测温仪、风机、冷却循环器、卷丝机、恒温恒湿机和温湿度传感器均与单片机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使化纤纺丝过程自动精准控制温湿度满足工艺要求,从而保证化纤纺丝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保湿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化纤保温保湿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纱线产能近全球产能的一半,产量和消费量居世界首位,纺织业是我国工业中的重要产业,其健康发展对满足日常生活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工商业经济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纱线质量的好坏对纺织企业及国民经济整体效益有着重要影响,针对当前时常发生的纱锭单重和质量不稳定造成的经济纠纷事件,加上疫情影响和产业大量转移东南亚等造成的订单量减少或终止导致大批纺织工人失业,为适应市场需求,产业转型升级,防止制造业尤其是纺织业订单外流,进行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改善纺织厂的生产工艺流程各环节或工序过程相关工艺参数和生产环境条件,充分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建立自动控制系统,减少人为不确定因素,降低劳动强度并减少人力成本,对提高纱线或布料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推进我国纺织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更上一层楼,保持领先全球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大多纺织企业对生产环境条件和工艺过程特性如温湿度参数尚未采用自动化控制,对影响产品质量及其稳定性的条件要求不够重视,顺其自然未必就能做好产品。某些纺织厂虽已意识到不足之处,但缺乏相应设施或装置;有的虽然用上了保温保湿装置,却无法做到自动检测调整,凭操作工感觉或经验人为干预控制,对温湿度的管控具有不确定性或随意性,从而无法智能化精准管控温湿度,保温保湿效果不够理想,导致产品质量改善不明显,仍有较多的报废损失和浪费现象,时有发生一些经济纠纷或取消订单等问题。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2323159 U,授权公告日为2012年7月11日,公开了一种化纤纺丝保温保湿系统,它包括甬道,甬道为双层不锈钢结构,甬道外侧设置有夹套,甬道底部设置有抽风装置,夹套内注入循环冷却液,抽风装置能够排出甬道里面的热量,通过控制风机的风量保证初生纤维的温度和湿度。该实用新型的不足之处在于,仅通过控制风机的风量来同时保证初生纤维的温度和湿度,是难以满足要求的,因为没有温湿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反馈控制风机,依赖操作工凭感觉或经验人为干预控制,对温湿度的管控具有不确定性或局限性,无法真正保证其温湿度满足工艺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用于化纤纺织过程的保温保湿装置存在结构过于简单不便自动精准控制温湿度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自动精准控制温湿度的化纤保温保湿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化纤保温保湿装置,包括甬道、风管、风机、恒温恒湿机和电源,所述的甬道包括内管、外管和若干环板,所述内管置于外管中,所述环板置于内管和外管之间,所述内管与外管通过若干环板固定连接,所述外管的上方设有出口,所述风管与外管上的出口连通,所述风机置于风管上,所述内管设有中通孔和若干径向通孔,所述中通孔的上下两端分别为丝线入口和丝线出口,所述甬道的下端设有卷丝机,所述卷丝机与中通孔的丝线出口相对应,所述中通孔的丝线出口处和靠近卷丝机所在位置处均设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恒温恒湿机置于甬道和卷丝机的同一侧,所述恒温恒湿机所在的位置与甬道和卷丝机之间的所在位置相对应,所述甬道和卷丝机之间设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丝线出口处的温湿度传感器相对应,所述风机、卷丝机、恒温恒湿机和温湿度传感器分别与单片机电连接,所述风机、卷丝机、恒温恒湿机、温湿度传感器和单片机均与电源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临兴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临兴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051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密封条打孔机
- 下一篇:一种养老院用防漏药的喂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