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相加氢反应器差压液位计安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04745.9 | 申请日: | 2020-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6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戚元庆;杨相益;陈曼玲;王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G01F23/16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姚娟英;景丰强 |
| 地址: | 31504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相加 反应器 差压液位计 安装 结构 | ||
一种液相加氢反应器差压液位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液相加氢反应器、外管、内管、上伸管及差压变送器,外管设于前述安装端口的外端并具有液相引出端口;内管设于前述外管内,里端位于前述液相加氢反应器内,外端伸出前述外管并形成气相引出端口;上伸管位于前述液相加氢反应器内并底端与前述内管里端相连接,顶端伸出液相位;差压变送器具有与前述液相引出端口相接的第一检测点及与前述气相引出端口相接的第二检测点。单管口就实现双管口的设计目的,结构紧凑合理,提高了反应器的催化剂可装填空间,解决了利旧反应器无法开口的难题,对保证装置操作负荷以及加氢脱硫深度都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位测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液相加氢反应器的差压液位计。
背景技术
传统的滴流床加氢技术采用三相反应(气-液-固催化剂),反应中需要大量氢气以维持反应器中气相始终为连续相;富余的氢气经循环氢压缩机增压后,与新氢混合继续作为原料氢进料。滴流床加氢工艺因床层温升高、径向温差大、能耗高,增加了投资及运行成本。液相加氢技术采用液-固两相反应,原料油携带溶解氢为反应供氢,在反应器内液相始终为连续相,氢气为分散相,由于取消了循环氢系统,具有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催化剂利用率高,床层温差小,能耗低等特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在国内外得到了快速发展。液相加氢技术在航煤加氢脱硫、柴油加氢脱硫、重整生成油加氢降烯烃等领域的应用已日臻成熟。
液相加氢按反应器物料流向的不同,分为下行式工艺和上行式工艺。下行式工艺从反应器顶部进料,在反应器顶部的催化剂上方有气相空间,通过气相的缓冲特性来控制和保持反应压力平稳。反应器顶部安装差压液位计,控制反应器出口的液相调节阀,保持反应器内进出物料平衡和液面稳定,使催化剂始终处于液面之下,避免催化剂裸露。
由于液相加氢相对于滴流床加氢的显著技术优势,有越来越多业主倾向于将滴流床加氢装置改造成液相加氢装置,或者是在柴油质量升级后将废弃的滴流床柴油加氢脱硫装置改造成航煤液相加氢脱硫装置。在这些改造中都必然涉及反应器的利旧和改造问题,一项主要的改造内容是在反应器顶部加装差压液位计。加氢反应器属于三类容器,具有尺寸大压力高器壁厚的特点,材质一般为Cr-Mo钢+不锈钢堆焊层,制造完成后均经过热处理。加氢反应器的这些特性决定了不能在旧反应器上再增开液位计管口。传统的做法是利用反应器顶部床层的两个热电偶测温管口,作为差压液位计口。这样做的缺点是催化剂的装填空间大幅缩小,甚至需要牺牲30~40%催化剂装填量,为了保证必须的反应空速,只好缩小装置规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单端口同时实现气相引出端口和液相引出端口的液相加氢反应器差压液位计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相加氢反应器差压液位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相加氢反应器,液相位侧壁上开设有安装端口;
外管,设于前述安装端口的外端并具有液相引出端口;
内管,设于前述外管内,里端位于前述液相加氢反应器内,外端伸出前述外管并形成气相引出端口;
上伸管,位于前述液相加氢反应器内并底端与前述内管里端相连接,顶端伸出液相位;以及
差压变送器,具有与前述液相引出端口相接的第一检测点及与前述气相引出端口相接的第二检测点。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伸管底端通过螺纹弯管与内管里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上伸管的底端设有端口朝下的180°U型弯头。可以防止液相原料进入内管,影响液位失真。
进一步,所述液相加氢反应器位于液相位上方设有分配盘,所述上伸管的顶端伸出分配盘。
作为优选,所述外管与安装端口通过外管上的第一法兰和液相加氢反应器的第二法兰连接设置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047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量控制判断喷嘴开启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有保护装置的手动旋转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