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灭蚁棒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02315.3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3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侯晓妮;黄祖元;欧盛;梁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建伟 |
主分类号: | A01M1/22 | 分类号: | A01M1/22;A01M1/02;H02J7/35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付晓婷 |
地址: | 54500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灭蚁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灭蚁棒,属防治工具技术领域,该太阳能灭蚁棒,包括棒体,棒体具有高压电击网围成的中段,棒体的一端具有尖头,另一端穿过壳体的底部与位于壳体内的振动电机相连接,壳体内还设有定时器、升压变压器和蓄电池,壳体的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相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通过定时器与振动电机相连接,并通过升压变压器与高压电击网相连接;壳体的外壁上装有串接在蓄电池的输出总线中的电源开关键。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现有红火蚁的杀灭存在的操作繁复,使用不方便且药物残留会污染环境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治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太阳能灭蚁棒。
背景技术
红火蚁是一种会在土壤中筑巢的其繁殖速度和扩散速度都很快的有害外来生物。一方面,红火蚁的腹部末端长有螫针,一旦爬上人体会螫叮人体皮肤将毒液注入人体内会产生非常痛痒的如灼伤红肿,过敏性体质人群一旦被螫伤很容易引起休克,甚至死亡,据记载美国每年死于红火蚁的有一百多人;另一方面,红火蚁即会吃土壤环境中土栖的动物如蚯蚓,也会取食作物的种子、果实、幼芽、嫩茎与根系,影响作物的生长与收成,给农作物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一直以来人们致力于对红火蚁灭杀,现有的对红火蚁的灭杀是通过将药物施入蚁巢中,但这种方法存在着操作繁复,使用不方便且药物残留会污染环境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灭蚁棒,该灭蚁棒可以解决现有红火蚁的杀灭存在的操作繁复,使用不方便且药物残留会污染环境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太阳能灭蚁棒,包括棒体,所述棒体具有高压电击网围成的中段,所述棒体的一端具有尖头,另一端穿过壳体的底部与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振动电机相连接,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定时器、升压变压器和蓄电池,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端与所述蓄电池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定时器与所述振动电机相连接,并通过所述升压变压器与所述高压电击网相连接;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装有串接在所述蓄电池的输出总线中的电源开关键。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壳体具有顶盖,所述太阳能电池设于所述顶盖的顶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中段与所述尖头之间的距离为50毫米~60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中段和所述尖头的长度均为100毫米~150毫米。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太阳能灭蚁棒的棒体的一端与振动电机相连接,且棒体的中段由高压电击网围成,而红火蚁有周围环境有动静就会蜂拥至蚁巢口争相爬出的习性,这样,当将棒体插入蚁巢时,振动的棒体吸引红火蚁和蚁后顺势爬上棒体,进而触及高压电击网而亡,有效杀灭红火蚁的同时,防止了环境的污染。
2、只需将棒体插入蚁巢即可,无需其它操作,不但节约了能源,而且使用方便,可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建伟,未经梁建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023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儿童报警书包
- 下一篇:一种减震散热性能好的新能源电池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