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终端接入的便携式5G路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00729.2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85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明;陈娅婷;张宇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凌方贝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88 | 分类号: | H04B1/3888;H04B1/40;H04B1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于薇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接入 便携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终端接入的便携式5G路测装置,包括背包、设于背包内的主机和散热机构,主机包括USB数据接口模块、MOS语音处理模块、WiFi模块、4G模块、电源模块和主板,主板包括CPU、数据处理模块和存储模块,主机外接有GPS模块,WiFi模块连接有平板控制端,USB数据接口模块连接有多个终端;散热机构包括多个半导体制冷片且电性连接电源模块;背包内设有存储腔和平板腔,存储腔内设有温度传感器且电性连接电源模块,存储腔内设有T形支架且将存储腔分为主机腔、硬盘腔和电源腔,电源腔内设有使用电源和备用电源。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测试携带,支持多终端同时测试,测试效率高、散热效率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路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终端接入的便携式5G路测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发展到5G时代,随着5G在全球范围内开启商用,物联网正在加速使能万物互联时代到来。5G和物联网技术对系统设备的性能、网络性能和质量、终端及安全性等方面要求较高,与此对应的5G网络的测试仪器设备的需求也相应提高。移动通信网络4G到5G的发展,也带动相关路测设备的发展,从实验室简单、单一化大型的测试仪表到如今的多功能、便携式的测试设备,到如今的多功能、多终端接入的便携式设备。对于目前正在建设5G移动网络,具有网络稳定运行是实现低延迟、高速率、大容量和多路并连等5G创新的关键所在。5G测试仪表贯穿5G网络建设的全过程,可为评估网络性能、工程建设质量、梳理网络性能及业务质量短板区域、短板指标提供支撑。
现有的5G测试手段主要分为扫频仪、路测软件等。扫频仪在网络建设前期可以进行覆盖测试分析,但在网络建设中后期及后续的运营维护阶段,其数据维度有限的短板逐步放大,不能满足后期对于整体网络质量的评估需求。现有技术中,多路终端接入的一体化便携式5G路测设备及路测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以上缺陷,可以在业务测试的角度上反映网络质量,但其体积、不方便携带,部署环境单一,仅限PC端,在现网测试过程中严重依赖测试人员,并且在支持终端数量、功耗与续航时间上存在瓶颈。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终端接入的便携式5G路测装置,采用一体化的主机设于背包内,减小体积且便携,电源可拆卸更换,提高测试效率和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终端接入的便携式5G路测装置,包括背包、设于背包内的主机和散热机构,主机包括USB数据接口模块、MOS语音处理模块、WiFi模块、4G模块、电源模块和主板,主板包括CPU、数据处理模块和存储模块,主机外接有GPS模块,WiFi模块连接有平板控制端,USB数据接口模块连接有多个终端;散热机构包括多个半导体制冷片且电性连接电源模块;背包内设有存储腔和平板腔,存储腔内设有温度传感器且电性连接电源模块,存储腔内设有T形支架且将存储腔分为主机腔、硬盘腔和电源腔,电源腔内设有使用电源和备用电源。
优先地,USB数据接口模块、MOS语音处理模块、WiFi模块、4G模块和电源模块均与主板电性连接,WiFi模块与4G模块电性连接。
优先地,主机设于主机腔内,主机两侧和使用电源两侧均连接半导体制冷片,多个半导体制冷片包括冷端和热端,热端设于主机和使用电源靠近背包边缘的一侧,冷端设于主机和使用电源另一侧。
优先地,半导体制冷片靠近主机一侧设有导流条且电性连接电源模块。
优先地,主机腔一侧和背包底部均匀设有多个散热孔。
优先地,主机腔靠近冷端一侧、硬盘腔靠近背包边缘一侧和电源腔靠近背包边缘一侧均设有拉链。
优先地,背包上设有把手且背包背侧设有背带。
优先地,存储腔和平板腔之间设有导热板,导热板上均匀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凌方贝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凌方贝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007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