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屏模组及移动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99638.8 | 申请日: | 2020-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06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林信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2B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钲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2 | 代理人: | 李志新;刘亚平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屏 模组 移动 终端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显示屏模组及移动终端,其中,显示屏模组包括:开孔,设置于显示屏;以及棱镜片,具有一个以上的第一棱镜和一个以上的第二棱镜,其中,在所述开孔的侧壁上的反射光线包括:沿着第一方向的第一反射光线和沿着第二方向的第二反射光线,一个以上的第一棱镜的排列方向与第一反射光线的第一方向相对应;一个以上的第二棱镜的排列方向与第二反射光线的第二方向相对应。通过本公开提供的显示屏模组,使光强度最大的反射光线的第一反射光线射入到第一棱镜后,其可沿着第一棱镜的出光方向射出,且将最强反射光线规避掉,避免其直接从显示屏射出,可以有效解决显示屏的开孔位置出现的喷射漏光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与电子设备的显示相关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显示屏模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具有开孔的显示屏在使用的过程中,在开孔的位置易出现漏光的情况。目前的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扩散片、及棱镜片,显示屏安装到棱镜片的上方。在使用过程中,导光板将LED灯发出的光转换成面光源投射到上方,接着经由扩散片对导光板投射出的光进行扩散,之后使扩散片投射出的光通过棱镜片。从而改变光的角度,使扩散片射出的均匀地向各个角度发散的光汇聚到轴向角度上,也就是正视角度上,在不增加出射总光通量的情况下提高轴向亮度,从而使人们在看显示屏时可感受到显示屏的亮度。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导光板可将LED灯发出的大部分光都扩散到显示屏上,但是会有一部分光沿着导光板投射到显示屏的开孔的侧壁上,光经由开孔的侧壁反射,该反射光线并未通过扩散片直接穿透膜片透出背光,从而造成孔周围的喷射漏光。而现有一些技术是在开孔的侧壁上另行设置了吸光部件,例如,直接在开孔的侧壁上设置吸光层,从而降低能反射穿透背光的漏光。但是即便在开孔的侧壁上设置吸光层,该吸光层也并不能完全将漏出的光完全吸收。
伴随着技术发展,显示屏上的开孔的尺寸越小越好,但相对的,这种趋势会造成整机部件结构微小化,而背光模组为显示屏的光源的来源,当整机结构进一步微小化时,遮蔽漏光设计的限制变的更大,从而容易造成遮光性不足而产生不必要的漏光。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屏模组及移动终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屏模组,包括:开孔,设置于显示屏;棱镜片,具有一个以上的第一棱镜和一个以上的第二棱镜,其中,在所述开孔的侧壁上的反射光线包括:沿着第一方向的第一反射光线和沿着第二方向的第二反射光线,所述一个以上的第一棱镜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一反射光线的第一方向相对应;所述一个以上的第二棱镜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二反射光线的第二方向相对应。
在本公开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反射光线为在所述开孔的所述侧壁上的反射光线中光强度最大的反射光线;所述第一棱镜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一反射光线的第一方向相同。
在本公开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模组进一步包括导光板,使接收到的光沿着光行进方向行进;所述第一棱镜的排列方向与所述光行进方向构成的角度为0度以上85度以下。
在本公开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的所述开孔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顶部区域;所述第一棱镜的排列方向与所述光行进方向构成的角度为0度。
在本公开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的所述开孔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边缘区域;所述第一棱镜的排列方向与所述光行进方向构成的角度为15度以上45度以下。
在本公开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的所述开孔的所述侧壁和/或器件的侧壁上形成有遮光层;所述器件安装在所述开孔。
在本公开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侧壁为倾斜设置,靠近所述显示屏的一侧的所述开孔的截面积小于靠近中框侧的截面积。
在本公开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一个以上的第一棱镜环绕所述开孔设置。
在本公开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为黑色涂料层或黑色胶水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996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向器的换向片的冲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手柄组装装置及断路器自动组装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