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收缩分隔塞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94038.2 | 申请日: | 2020-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78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凯;姬贺飞;刘光磊;武思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3/134 | 分类号: | E21B33/1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收缩 分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收缩分隔塞,该装置包括进浆口、出浆口、套筒、分割圈、弹性钢条、皮囊、充水口、上端头、移动钢片、下端头。上端头、下端头同套筒固定连接,进浆口、套筒、出浆口相互连通,皮囊上部、下部分别固定在上端头和移动钢片,皮囊同充水口连接形成封闭的空间。弹性钢条上部、下部分别固定在上端头和移动钢片,且弹性钢条穿过分隔圈;工作过程中皮囊充水膨胀、移动钢片上移,弹性钢条弯曲率加大,皮囊泄压后在弹性钢条压力下快速收缩排水,避免皮囊不收缩导致无法回收的现象发生,具有较大经济意义及工程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灌浆施工设备领域,该装置可避免皮囊塞不收缩导致无法回收的现象发生,具有较大经济意义及工程意义。
背景技术
针对岩石裂隙注浆工况,对于注浆段长度大于5米的孔段,需要进行分段灌浆;灌浆过程中通常采用塞子分隔孔段,但是在灌浆结束、充水口泄压后,经常出现皮囊无法收缩,分隔塞无法回收、下段注浆无法完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通过弹性钢条实现皮囊自动收缩的分隔塞,具有较好的经济意义和工程意义。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收缩分隔塞包括进浆口、出浆口、套筒、分割圈、弹性钢条、皮囊、充水口、上端头、移动钢片、下端头。
上端头、下端头同套筒上端、下端固定连接,进浆口、套筒、出浆口相互连通,皮囊上部、下部分别固定在上端头和移动钢片。
弹性钢条上部、下部分别固定在上端头和移动钢片,且弹性钢条穿过分隔圈。分隔圈制作材料抗拉强度大于30MPa,分隔圈限制弹性钢条弯曲方向朝圈内弯曲。
皮囊同充水口连接,形成封闭的空间,皮囊在水压作用下可膨胀扩充。
移动钢片随着皮囊的膨胀收缩可同步移动,工作过程中皮囊充水膨胀、移动钢片上移,弹性钢条弯曲率加大;皮囊泄压后,弹性钢条弯曲内力促使皮囊快速排水收缩,移动钢片下移。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自动收缩分隔塞结构示意图,图2为灌浆施工过程中,分割塞和孔壁的相对位置关系图。
图中标记:1-进浆口、2-出浆口、3-套筒、4-分割圈、5-弹性钢条、6-皮囊、7-充水口、8-上端头、9-移动钢片、10-下端头、11-孔壁、12-注浆管、13-注水管、14-地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一种自动收缩分隔塞包括进浆口1、出浆口2、套筒3、分割圈4、弹性钢条5、皮囊6、充水口7、上端头8、移动钢片9、下端头10。
灌浆施工,灌浆孔10m,分两段施工,采用分隔塞进行分段;灌浆孔直径90mm,分隔塞直径70mm。
灌浆前,注浆管12同进浆口1连接,注水管13同充水口7连接,然后将注浆管12、注水管13、分隔塞下到指定部位。
采用压力泵通过水管向皮囊6内充水,随着压力增大,皮囊6膨胀,移动钢片9上移、弹性钢条5弯曲加大。
采用压力泵通过注水管13向皮囊6内充水,当压力达到4MPa后,皮囊6完全膨胀,最大膨胀直径可达100mm,灌浆孔被分割赛分为上下两段。
采用压力泵通过注浆管12进行分段注浆,注浆结束后关闭充水压力泵,皮囊6泄压,弹性钢条弯曲内力促使皮囊快速排水收缩,移动钢片下移恢复到初始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940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强型遮阳网织造机构
- 下一篇:一种合页机排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