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室底板沉降后浇带防渗漏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93618.X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82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聂文高;黄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泾东建筑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80 | 代理人: | 耿恩华 |
地址: | 20003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室 底板 沉降 后浇带防 渗漏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室底板沉降后浇带防渗漏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基础垫层、防水层和底板,所述底板设置有两个,且分别相互对称的安装在防水层上,两个所述底板之间为后浇带,防水层铺设于基础垫层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地下室底板沉降后浇带渗漏的风险,浇筑成型质量好,且形成槽口,增加渗流入径,提高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材料可循环使用,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室底板沉降后浇带防渗漏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因混凝土温度产生的裂缝及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会将建筑结构暂时分为若干部分进行浇筑,块与块之间会预留一条暂时不浇筑的后浇带。为了确保结构的整体性和地下室结构的抗渗性,高层建筑物的大面积地下室底板通常会采用后浇带形式,待主体结构完工一定时间内,沉降基本稳定后,再用混凝土将后浇带封闭,使结构形成连续的整体。
由于后浇带都需要保留很长一段时间,对工序合理的控制,先进的施工工艺,才能确保整体结构的质量。一般常规做法是在“后浇带”部位用钢筋焊成钢架,在钢架上绑扎密目钢丝网,形成一道阻离层,现场施工不方便,钢丝网绑扎不牢靠,常导致爆裂,引起后浇带侧面浮浆过多,需要后期清理,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方法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室底板沉降后浇带防渗漏结构,以此来克服因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结构施工不便,后浇带侧面浮浆过多,需要后期再清理以及存在渗水隐患。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室底板沉降后浇带防渗漏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基础垫层、防水层和底板,所述底板设置有两个,且分别相互对称的安装在防水层上,两个所述底板之间为后浇带,防水层铺设于基础垫层上。
优选的,所述底板和后浇带通过钢板止水片连接,钢板止水片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两侧底板中间部位,且沿纵向通长设置,钢板止水片一半浇筑在底板中,另一半浇筑在后浇带中。
优选的,所述后浇带左右两侧设置有钢模,该钢模设置在底板靠后的位置且置于钢板止水片上下两侧。
优选的,所述钢模上设置有波浪形槽口。
优选的,两个所述钢模之间设置有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钢模通过点焊结构底板钢筋与底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点焊结构底板钢筋设置有多个。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室底板沉降后浇带防渗漏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沉降后浇带防渗漏结构,其有效的解决了地下室底板沉降后浇带渗漏的风险,浇筑成型质量好,且形成槽口,增加渗流入径,提高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材料可循环使用,操作方便,其中所述钢模通过点焊结构底板钢筋保持其稳定性,后续轻敲,钢模即可拆卸,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提高了其工作效率,无需后期清理,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地下室底板沉降后浇带防渗漏结构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地下室底板沉降后浇带防渗漏结构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地下室底板沉降后浇带防渗漏结构中钢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础垫层;2、防水层;3、底板;4、点焊结构底板钢筋;5、钢板止水片;6、后浇带;7、支撑杆;8、钢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泾东建筑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泾东建筑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936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双层止水带的桥梁伸缩缝防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旋钮式自加热食品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