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型气相色谱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91256.0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04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宋利源;王佳楠;程果;赵路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汇聚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B01D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裕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2 | 代理人: | 徐志威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型 色谱仪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型气相色谱仪,包括依次连接的载气钢瓶、减压阀、净化器、流量计、汽化室、色谱柱、检测器,汽化室顶端设置有进样管,进样管内上端设置有上硅胶垫,上硅胶垫上开设有进样口,所述进样管下端连接有与进样口连通的不锈钢内衬管,不锈钢内衬管下端口处设置有下硅胶垫,下硅胶垫上连接有与不锈钢内衬管内部相连通的毛细管柱,不锈钢内衬管中部设置有与不锈钢内衬管外壁相连接的陶瓷加热体,陶瓷加热体内部设置有钨浆印刷电路,汽化室侧壁上设置有能够照射到不锈钢内衬管外表面的红外测温传感器;钨浆印刷电路通电后,可以迅速升温,加热效率高,并且不锈钢内衬管外壁直接与陶瓷加热体接触,传热效率高,降低了加热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相色谱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智能型气相色谱仪。
背景技术
气相色谱仪是利用色谱分离技术和检测技术,对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仪器。传统的气相色谱仪的汽化装置一般采用电热丝对玻璃内衬管进行加热并将玻璃内衬管加热至指定温度后再加入样品溶液进行汽化,然后利用色谱柱、检测器等进行分析。
目前,授权号为CN20967373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气相色谱仪用样品进样款速气化装置》,包括加热壳,加热壳的顶部外壁设置有第一通孔,加热壳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第二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内壁和第二通孔的内壁设置有玻璃内衬管,加热壳的侧壁内粘接有保温层,保温层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温度传感器,保温层的内壁通过卡钉连接有电热丝;该装置通过给电热丝通电,将加热壳内进行加热,并通过空气导热将玻璃内衬管内部空气加热,在样液进入到玻璃内衬管中时,样液进行汽化;但是电热丝使用一定时间后,表面会产生锈层,电热丝的加热效率降低,使用寿命低,并且电热丝与玻璃内衬管之间有空气,传热效率低下,玻璃内衬管内加热到汽化温度需要一定的时间,加热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型气相色谱仪,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热丝使用寿命低以及加热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型气相色谱仪,包括依次连接的载气钢瓶、减压阀、净化器、流量计、汽化室、色谱柱、检测器,所述汽化室、色谱柱和检测器放置于恒温室中,所述检测器连接有皂膜流量计和放大器,所述放大器连接有记录仪,所述汽化室顶端设置有进样管,进样管内上端设置有上硅胶垫,上硅胶垫上开设有进样口,所述进样管下端连接有与进样口连通的不锈钢内衬管,所述不锈钢内衬管上端与流量计的输出端连通,所述不锈钢内衬管下端口处设置有下硅胶垫,所述下硅胶垫上连接有与不锈钢内衬管内部相连通的毛细管柱,所述毛细管柱与色谱柱连接,所述不锈钢内衬管中部设置有与不锈钢内衬管外壁相连接的陶瓷加热体,所述陶瓷加热体内部设置有钨浆印刷电路,所述汽化室侧壁上设置有能够照射到不锈钢内衬管外表面的红外测温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从上至下设置有三个。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内衬管的上下两端设置有与汽化室内壁连接且大小不同的夹持件。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内衬管下端连通有延伸至恒温室外部的排压管,所述排压管上设置有压力表和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内衬管中部呈螺旋状,所述陶瓷加热体为圆筒状,所述不锈钢内衬管围绕于陶瓷加热体的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内衬管中部呈往复曲折状且横截面形状呈矩形,所述陶瓷加热体呈片状,所述陶瓷加热体插设于不锈钢内衬管曲折间隙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汽化室中陶瓷加热体中设置有钨浆印刷电路,钨浆印刷电路通电后,可以迅速升温,加热效率高,并且不锈钢内衬管外壁直接与陶瓷加热体接触,传热效率高,降低了加热时间。
2、本实用新型中,红外测温传感器在汽化室内壁从上至下设置有三个,对不锈钢内衬管中部不同位置进行测温,保证测温的精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汇聚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汇聚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912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AR眼镜的电致变色器件
- 下一篇:反循环防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