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磨损的高精度碳纤导辊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89851.0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45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江市恒荣碳纤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5/04 | 分类号: | F16C35/04;F16J15/16;F16C13/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赖开慧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高精度 碳纤导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磨损的高精度碳纤导辊,包括中空状的辊体和穿设在辊体上的滚轴,所述辊体两端设有金属端盖,所述金属端盖内设有用于安装滚轴的轴承座,所述辊体为碳纤维辊,所述金属端盖包括筒体和盖设在筒体上远离辊体一侧的盖体,所述轴承座设于筒体内,所述筒体内于轴承座靠近辊体中部的一侧依次设有第一胀圈、第一密封圈和第二胀圈,所述筒体内壁设有分别用于固定第一胀圈和第二胀圈的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筒体内于轴承座远离辊体中部的一侧依次设有第三胀圈、第二密封圈和第四胀圈,所述滚轴的外表面设有分别用于固定第三胀圈和第四胀圈的第二限位凹槽。其轴承密封性能好且加工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磨损的高精度碳纤导辊。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号:201521031545.5公开了一种超低惯性过渡辊,包括基座、设于基座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穿设有一介轴,所述介轴通过螺栓锁定的方式设于固定座上,所述介轴上可转动地设有一滚筒,所述固定座与基座之间设有硬质橡胶垫,所述滚筒包括设于介轴上的两个轴承、卡接在两轴承上的两个轴套、设于两个轴套上的筒体,所述两个轴套上分别设有端盖,所述轴套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用于与筒体密封连接的密封圈。前述装置通过固定座与基座之间设有硬质橡胶垫,从而实现一个固定座的缓冲,以抵抗饶曲,使得材料对过渡辊的力,会被硬质橡胶垫所吸收,而且设置固定座可以使得辊的拆装较为方便,设置轴套与筒体,是为了减轻过渡辊的重量,以达到轻便的目的。但是,仅通过设置端盖,密封性能差,粉尘容易进入轴承内造成卡死;另一方面现有滚筒大部分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出于防锈防腐、耐磨和支撑的需要,需要对金属筒体进行表面处理或包覆如喷漆、镀锌、TEFLON喷涂、包橡胶、镀铬、陶瓷喷涂和氧化等工序,必然造成加工工序的复杂化。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耐磨损的高精度碳纤导辊,其轴承密封性能好且加工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损的高精度碳纤导辊,包括中空状的辊体和穿设在辊体上的滚轴,所述辊体两端设有金属端盖,所述金属端盖内设有用于安装滚轴的轴承座,所述辊体为碳纤维辊,所述金属端盖包括筒体和盖设在筒体上远离辊体一侧的盖体,所述轴承座设于筒体内,所述筒体内于轴承座靠近辊体中部的一侧依次设有第一胀圈、第一密封圈和第二胀圈,所述筒体内壁设有分别用于固定第一胀圈和第二胀圈的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筒体内于轴承座远离辊体中部的一侧依次设有第三胀圈、第二密封圈和第四胀圈,所述滚轴的外表面设有分别用于固定第三胀圈和第四胀圈的第二限位凹槽。
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筒体盖设有盖体的一侧外表沿其周向设有限位凸沿。
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胀圈和第二胀圈的规格一致,所述第一胀圈和第二胀圈的外径为第一限位凹槽的直径,所述第一胀圈和第二胀圈的环宽为第一密封圈环宽的1/3-1/2,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凹陷深度为第一胀圈和第二胀圈环宽的1/4-1/2。
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三胀圈和第四胀圈的规格一致,所述第三胀圈和第四胀圈的内径为第二限位凹槽的直径,所述第三胀圈和第四胀圈的环宽为第二密封圈环宽的1/3-1/2,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凹陷深度为第三胀圈和第四胀圈环宽的1/4-1/2。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辊体为碳纤维辊,使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超高温、耐疲劳,无需进行表面处理等工序,使辊体的加工简单化且使用寿命长;所述金属端盖包括筒体和盖设在筒体上远离辊体一侧的盖体,便于对轴承座、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一胀圈、第一密封圈、第二胀圈、第三胀圈和第四胀圈的安装;通过设置的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可对轴承座进行密封,防止对轴承座进行润滑时,润滑油漏出,以及防止粉尘进入轴承内造成卡死,密封性能好;同时配合第一胀圈、第一密封圈、第二胀圈、第三胀圈和第四胀圈使用,可对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第一胀圈、第一密封圈、第二胀圈、第三胀圈和第四胀圈还可用于固定金属端盖与滚轴之间的相对位置,配合限位凸沿使用,从而使辊体夹紧于两个金属端盖之间,保证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江市恒荣碳纤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晋江市恒荣碳纤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898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市政工程用排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质量检测仪器放置平台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