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胫骨平台微骨折用骨锥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86520.1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7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王超然;王迎松;赵道洪;张宇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俊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50108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胫骨 平台 骨折 用骨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胫骨平台微骨折用骨锥,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块,套管靠近固定块的一端内部设有传动杆,传动杆与套管滑动连接,传动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设在套管的外侧,第二限位块设在套管的内侧,套管的内部设有传动珠,套管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开设有通孔,通孔内部设有骨锥,所述骨锥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块,骨锥的外侧套接有第一弹簧。该胫骨平台微骨折用骨锥,解决了现有的微骨折用骨锥角度不便调节校正,对于胫骨平台后半部分软骨面的处理较为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胫骨平台微骨折用骨锥。
背景技术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人们对运动要求的增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日益增多。在这些患者当中,出现早期骨性关节炎症状的患者占很大比例。此类患者的膝关节软骨损伤在影像学表现及关节镜检查结果方面多为I°或者II°损伤,并无严重的软骨大面积缺损的表现,故治疗上往往可以采用关节镜下软骨下骨微骨折技术处理,促进局部软骨修复愈合。
目前常用的关节镜下微骨折处理工具多为带小角度的硬质骨锥或者克氏针等,这类工具对于膝关节股骨侧的软骨面处理较为方便,但对于胫骨平台尤其是平台后半部分软骨面的处理则较为困难,难以通过关节镜的小切口将工具伸入关节腔并进行垂直于软骨面的钻孔。部分关节间隙稍宽的患者虽然可以放入微骨折工具,但其角度不便调节校正,同时也难以进行垂直软骨面的微骨折处理,导致骨锥难以突破软骨下骨的皮质结构,无法形成有效的微骨折创面。
因此,提出一种胫骨平台微骨折用骨锥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胫骨平台微骨折用骨锥,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微骨折用骨锥角度不便调节校正,对于胫骨平台后半部分软骨面的处理较为困难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胫骨平台微骨折用骨锥,包括套管,套管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块,套管靠近固定块的一端内部设有传动杆,传动杆与套管滑动连接,传动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设在套管的外侧,第二限位块设在套管的内侧,套管的内部设有传动珠,套管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开设有通孔,通孔内部设有骨锥,骨锥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块,骨锥的外侧套接有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套管靠近固定块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块,转动块靠近固定块的一侧内部设有活动环和第二弹簧,活动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齿,固定块靠近转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齿,第二限位齿与第一限位齿相适配,活动环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转动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四限位块,限位槽与第四限位块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活动环与第二弹簧均套接在套管的外侧,活动环与套管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转动块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动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直径小于第三限位块的直径,第一弹簧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套管内部为空腔结构,套管的前端弯曲形成一个为70-90度的夹角,套管的管长在150-200mm之间,套管的外直径在5-6mm之间。
优选的,所述传动珠有多个,多个传动珠的直径之和与套管的长度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三限位块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套管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胫骨平台微骨折用骨锥,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俊,未经张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865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自助洗衣机
- 下一篇:一种泌尿外科用接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