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晶硅尾气吸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83864.7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83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莫修乾;徐昆仑;王丽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方瑞吉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朱希敏 |
地址: | 212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晶 尾气 吸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晶硅尾气吸附装置,包括容器本体,容器本体的底部中心安装连接有进气管,容器本体的顶部中心安装有出气管,容器本体的内腔安装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斜向支撑板和竖向支撑板,容器本体的下端安装有指形管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以前的设备基本使用内部螺旋盘管的结构,在相同的空间内换热面积不够、吸附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过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晶硅尾气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多晶硅行业尾气回收工序设置吸附系统是对从吸收塔出来的氢气的进一步净化处理,除去未被除尽的氯硅烷和氯化氢成分,以前的设备基本使用内部螺旋盘管的结构,在相同的空间内换热面积不够、吸附效果不好。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在相同空间内增大了换热面积。同时中间的指型管支撑结构要简单且镂空空间大,不能影响装填活性炭,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固定支撑形式,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多晶硅尾气吸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晶硅尾气吸附装置,解决了以前的设备基本使用内部螺旋盘管的结构,在相同的空间内换热面积不够、吸附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晶硅尾气吸附装置,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的底部中心安装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容器本体的顶部中心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容器本体的内腔安装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斜向支撑板和竖向支撑板,所述容器本体的下端安装有指形管结构。
前述的一种多晶硅尾气吸附装置,所述斜向支撑板和竖向支撑板交错形成菱形网格状支撑结构,且指形管结构位于菱形网格状支撑结构的内部,采用两组不同结构的支撑板,竖向支撑板与斜向支撑板,两组支撑组合起来为一种菱形网格支撑,指形管即位于菱形网块内,利于导入菱形网格支撑。
前述的一种多晶硅尾气吸附装置,所述指形管结构包括主管、分管、支管和指形管,所述分管、支管和指形管均设置有多个,所述主管的顶部与分管相连通,所述分管与支管相连通,所述支管与指形管相连通。
前述的一种多晶硅尾气吸附装置,所述指形管为双层结构,所述指形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固定块。
前述的一种多晶硅尾气吸附装置,所述指形管头部为锥形结构。
前述的一种多晶硅尾气吸附装置,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与出气管的出气口都有丝网包裹,防止填料随气体带出容器。
前述的一种多晶硅尾气吸附装置,所述指形管结构的左侧设置有进水管口,所述指形管结构的顶部左侧设置有出水管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进气管的进气口位于下方,气体从下方进入,经过容器,容器内堆满填料,进气管进气口与出气管出气口都有丝网包裹,防止填料随气体带出容器,由上方出气管的出气口排出,热水经过进水管口,流经指形管,由出水管口流出,进水管口连通横向布置的主管,在主管的上方开分管,热水经由分管往上再次分布到支管,支管再往上为指形管,指形管的排布可以为正方形布置,指形管束为双层结构,分为内管和外管,内外管之间有固定块支撑,通过指形管结构结构的布置,可以增加指形管结构与内部填充的活性炭的接触面积,从而能使热水能均匀的将容器内部加热,增加活性炭对其他的吸收效率,解决了以前的设备基本使用内部螺旋盘管的结构,在相同的空间内换热面积不够、吸附效果不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撑结构与指形管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指形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指形管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方瑞吉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方瑞吉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838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定位切除肺结节的立体模型
- 下一篇:一种新型感染性器械浸泡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