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电动吸痰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82783.5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12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韩娜菲;黄天海;方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许可唯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电动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动吸痰处理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收集器和电动吸引器,收集器上端设有吸头并伸出外壳,收集器底部设有含氯吸水树脂,电动吸引器设于收集器下侧并使收集器产生负压,电动吸引器与收集器之间通过吸引管道相通,电动吸引器下端设有排气管道,电动吸引器与电路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使用、携带方便,可将痰液直接处理,降解后无传播性,并将吸痰吸气排出的气体进行过滤,防止含菌气体进入空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动吸痰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肺部及呼吸道相关疾病患者,口腔会经常产生痰液,存在吐痰困难、吸痰、痰液处理等问题。在医疗机构场所,住院患者咳痰后痰液乱吐或将黏有痰液的面巾纸随意丢弃,易造成二次污染,特别是外科术后患者,鼻腔管道多,在反复用纸巾擦除痰液过程中容易发生意外拔管,护理人员协助患者清理痰液过程中,既增加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被感染风险。
对于体弱、衰竭的老人,无力咳嗽的重症病人,痰液聚集在鼻咽处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需要及时清除。现有的临床和家用吸痰器体积大、携带不方便,常依赖于负压管道及固定电源,使用起来比较局限,灵活性差,不利于搬运病人及移动病人使用。
对于传播性呼吸道疾病,特别是结核性肺部疾病及新冠肺炎等,痰液具有传播性,并且在咳出过程中也存在飞沫传播的可能,而要求痰液吐到卫生纸中,再放入随身携带的塑料垃圾袋中集中处理,比较麻烦且一般很难遵守,因此造成有些患者随地吐痰带来疾病传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清洁环保、防传染的便携式电动吸痰处理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便携式电动吸痰处理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收集器和电动吸引器,收集器上端设有吸头并伸出外壳,收集器底部设有含氯吸水树脂,电动吸引器设于收集器下侧并使收集器产生负压,电动吸引器与收集器之间通过吸引管道相通,电动吸引器下端设有排气管道,电动吸引器与电路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器中含氯吸水树脂上方、吸引管道一侧设有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吸引管道在收集器的连接端设有防逆流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器一侧设有透明观察窗。
进一步地,所述吸头采用可食用乳胶材料,吸头上设有盖子。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吸引器的排气管道末端设有细菌过滤器。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设有充电接口、电源开关和调节压力旋钮,充电接口、电源开关和调节压力旋钮分别与装置内置的电路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动吸痰处理装置,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使用、携带方便,可将痰液直接处理,降解后无传播性,并将吸痰吸气排出的气体进行过滤,防止含菌气体进入空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动吸痰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吸引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827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分泌临床引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毛发移植的冲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