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地线的USB传输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82535.0 | 申请日: | 2020-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49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徐锋安;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泛力科光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64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叁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4 | 代理人: | 杜立光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宝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线 usb 传输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地线的USB传输线,包括USB公头、联线块、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所述USB公头左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公头连接器,所述公头连接器外壁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连接线右侧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线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端子接口底部固定安装有接地线。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在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端子接口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端子,使在连接端子处添加了接地线,在端子接口底部固定安装有接地线,通过两组接地线使USB数据线在传输过程中,可以有效防止干扰并提高无线电波的辐射效率,以保证整个系统稳定可靠的工作,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USB传输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地线的USB传输线。
背景技术
USB数据线用于电脑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讯,也可用于手机的充电和与外部的连接。通俗的说,用于传输数据和充电,USB的根据不同接口与数据线,支持设备:鼠标、键盘、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闪存盘、MP3机、手机、数码相机、移动硬盘、外置光软驱、USB网卡、ADSL Modem、Cable Modem等电子产品;
现有技术中的USB传输线只有4根线,两根电源两根信号,由此可见绝大部分的USB数据线是没有做接地处理的,USB数据线作为传输功能时,即设备与设备相对接,当数据线未进行接地时,静电放电时容易产生大量电荷,它会随着外界电磁场的变化而变化,使系统的参数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电路系统工作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USB传输线只有4根线,两根电源两根信号,由此可见绝大部分的USB数据线是没有做接地处理的,USB数据线作为传输功能时,即设备与设备相对接,当数据线未进行接地时,静电放电时容易产生大量电荷,它会随着外界电磁场的变化而变化,使系统的参数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电路系统工作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双地线的USB传输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地线的USB传输线,包括USB公头、联线块、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所述USB公头左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公头连接器,所述公头连接器外壁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连接线右侧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线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端子接口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端子,连接端子分别对应DM、DP、GND、VCC+和VCC-,所述第二连接线右侧外壁套接有USB母头,所述USB母头内部固定安装有端子接口,所述端子接口底部固定安装有接地线。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线右侧开设有与第二连接线相配式的槽口,且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与第二连接板的下表面相接触。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线右侧外壁开设有与USB母头相配式的卡槽,且第三连接板右侧外壁与端子接口左侧外壁相接触。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USB公头通过联线块与第一连接线电性连接。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地线为环形结构。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在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端子接口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端子,连接端子分别对应DM、DP、GND、VCC+和VCC-,使在连接端子处添加了接地线,在端子接口底部固定安装有接地线,通过两组接地线使USB数据线在传输过程中,有良好的接地保护,可以有效防止干扰并提高无线电波的辐射效率,以保证整个系统稳定可靠的工作,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地线的USB传输线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地线的USB传输线中第一连接线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泛力科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泛力科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825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漂浮酒店之单体环境给排水系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培养箱内二氧化碳浓度监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