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层气开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81405.5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74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洋阳;郝春生;郭维新;贾晋生;姚晋宝;崔进;侯旭伟;侯安琪;李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洋阳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戚星 |
地址: | 048000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文***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层气 开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层气开发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位于煤层气一侧的开发装置本体,所述开发装置本体的底部设有移动座,开发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动板,移动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开设有第一槽,第一槽内滑动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滑动板上,移动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竖板,竖板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板滑动安装在滑动槽内,两个固定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推板,移动座的顶端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槽,两个第二槽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安装有同一个丝杆。本实用新型中,便于对开发装置进行调节,且能够加强对移动座的固定,能够防止移动座的滑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煤层气开发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煤层透气性系数普遍较低,在煤层气开发过程中,为了提高产能,一般会采用人工增产措施改善储层物性,扩大储层与高渗通道的接触面积,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08252103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煤层气开发装置,包括气体加压管、输水管、液氮输送管、第一气塞、第二气塞、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电热片、液氮供给装置、供水装置、丝堵、气体供给装置、控制器,第一气塞中贯穿气体加压管、输水管和液氮输送管,第二气塞设置在气体加压管和输水管上,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均依次设置在气体加压管上,第一气塞和第二气塞内部均设置电热片,液氮输送管一端的液氮排出口位于第一气塞和第二气塞之间,液氮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液氮供给装置相连通,气体加压管与气体供给装置相连通。使用该实用新型进行煤层气开发,效率高,成本低,且更加环保。
但上述设计还存在不足之处,上述设计中当开发的煤层气的不同时,开发装置不便于进行调节,且开发装置在使用容易发生滑移,使得开发装置工作不稳定,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煤层气开发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层气开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层气开发装置,包括:位于煤层气一侧的开发装置本体,所述开发装置本体的底部设有移动座,开发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动板,移动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开设有第一槽,第一槽内滑动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滑动板上,移动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竖板,竖板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板滑动安装在滑动槽内,两个固定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推板,移动座的顶端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槽,两个第二槽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安装有同一个丝杆,丝杆的一端延伸至移动座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转动手柄,第二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动座,滑动座螺纹套设置丝杆上,滑动座的顶端铰接有推杆的一端,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推板上,竖板的另一侧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板,移动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多个插杆,竖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安装有连接座,连接座的顶端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底端转动安装在移动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固定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座,且限位座与对应的限位槽滑动连接,能够使得固定杆进行稳定的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上设有两个旋向相反的外螺纹,滑动座上开设有圆孔,圆孔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且内螺纹与外螺纹相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连接槽,滑动座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与对应的连接槽滑动连接,能够使得滑动座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开设有转动槽,螺纹杆的底端转动安装在转动槽内,螺纹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钮。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滚轮,多个滚轮呈矩形等间距设置,且滚珠设置为可锁止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洋阳,未经李洋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814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背光源间隙调节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轻量级的工地室内人员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