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皮肤外科用缝合针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81235.0 | 申请日: | 2020-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89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葛明盖;周四芳;胡扬涛;张琴;施红;章巧;皮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明盖 |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肤 外科 缝合 | ||
本实用新型一种皮肤外科用缝合针,包括半圆型缝合针,所述缝合针包括针头,针身和针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身一端螺固有针头,所述针头底端设有外螺细柱,在所述针身一端嵌有内螺细孔,在靠近针身一端外壁布置有防滑纹,在所述针尾开有椭圆型针孔,椭圆型针孔与针尾之间开有与椭圆型针孔相连通的引线槽;本实用新型能更换针头,方便穿线功能,提高了使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皮肤外科用缝合针。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中需要采用缝合针进行缝合操作。外科手术中的缝合针分别圆缝合针及三角缝合针二种,每种有直、弯之分。其中,圆缝合针做缝合组织、血管、神经及脏器之用。三角缝合针用以缝合皮肤及韧带。缝合针通过持针钳夹针稳定,可保证缝合材料通过组织时所造成的损伤最小。足够锋利,以便在最小的阻力条件下穿过组无菌。但是,现有的缝合针在采用持针钳夹针时不稳定,且针头长期重复使用容易磨损,不便于更换,穿线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现有的缝合针在采用持针钳夹针时不稳定,针头长期重复使用容易磨损,不便于更换,穿线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皮肤外科用缝合针铸造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一种皮肤外科用缝合针,包括半圆型缝合针,所述缝合针包括针头,针身和针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身一端螺固有针头,所述针头底端设有外螺细柱,在所述针身一端嵌有内螺细孔,在靠近针身一端外壁布置有防滑纹,在所述针尾开有椭圆型针孔,椭圆型针孔与针尾之间开有与椭圆型针孔相连通的引线槽。
优选地,所述缝合针为不锈钢材质。
优选地,所述缝合针的截面为圆形。
优选地,所述半圆型缝合针的直径长度为10mm。
优选地,所述防滑纹为倾斜细纹。
优选地,所述引线槽连通在椭圆型针孔后端中间与针尾外端中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针对缝合针在采用持针钳夹针时不稳定,且针头长期重复使用容易磨损,不便于更换,穿线不稳定的问题,本申请在针身上螺固针头,方便换取针头,在针身上布置的防滑区能使用持针钳方便夹固,在针尾开有的椭圆型针孔方便穿线且卡在穿线槽内。该缝合针能更换针头,方便穿线功能,提高了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皮肤外科用缝合针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针身和针头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针尾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缝合针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缝合针1,针头11,外螺细柱12,针身2,内螺细孔21,防滑纹 22,针尾3,椭圆型针孔31,引线槽3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皮肤外科用缝合针,包括半圆型缝合针,所述缝合针包括针头11,针身2和针尾3。
针对现有的缝合针在采用持针钳夹针时不稳定,且针头长期重复使用容易磨损,不便于更换,穿线不稳定的问题,在所述针身2一端螺接固定有针头11,所述针头11底端设有外螺细柱12,在所述针身2一端嵌有内螺细孔21,其相互螺接,方便针头长期重复使用磨损后,不便于更换。在靠近针身2一端外壁布置有防滑纹22,防滑纹方便持针钳夹针稳定操作使用。在所述针尾3开有椭圆型针孔31,椭圆型针孔31与针尾3之间开有与椭圆型针孔相连通的引线槽 32,用于从椭圆针孔穿线时引线使用。
在本实施例一中,所述缝合针1为不锈钢材质。结构牢固,不易生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明盖,未经葛明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812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轴折叠门
- 下一篇:一种青钱柳茶叶加工用叶片摘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