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强度锤击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80285.7 | 申请日: | 2020-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8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祥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益鑫源工程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07 | 分类号: | G01N3/307;G01N3/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混凝土 强度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强度锤击检测装置,包括载台、固件机构、检测机构、固件孔、卡杆、废料箱、把手和检测板,所述固件机构的底部与载台两端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检测机构的底端与载台左端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固件孔开设于载台右端的顶面,所述卡杆的底端与固件孔的内腔插接,所述废料箱顶端的左侧面与卡杆的右端固定连接。该建筑用混凝土强度锤击检测装置,通过对混凝土硬度检测装置的改进,首先可以快速完成检测试块的定位,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度,然后还可以改变试块检测的锤击方式,从而提高了检测装置的实用性,最后还可以快速完成碎块的输送和收集,从而提高了检测装置的环保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强度锤击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用的成品混凝土使用时为了保证质量,需要对混凝土硬度进行检测,而现有的建筑用混凝土硬度检测装置固定混凝土检测试块时需要人工手动操作,这样既费时又费力,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硬度检测装置的工作效率,而且现有的混凝土硬度检测装置上的检测头结构过于单一,以至于不方便进行多种模式的冲压检测,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硬度检测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的混凝土硬度检测装置工作效率低、不方便进行多种模式的冲压检测、实用性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强度锤击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强度锤击检测装置,包括载台、固件机构、检测机构、固件孔、卡杆、废料箱、把手和检测板,所述固件机构的底部与载台两端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检测机构的底端与载台左端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固件孔开设于载台右端的顶面,所述卡杆的底端与固件孔的内腔插接,所述废料箱顶端的左侧面与卡杆的右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把手相互靠近的一端与废料箱顶端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检测板的前端和后端与固件机构右端的内部卡接。
所述固件机构包括支撑块、传动块、固件架、夹持气缸、固件夹、测力传感器一、卡板、限位板、卸料气缸、传动板、转位块和助料板,所述支撑块的底部与载台右端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块底端的正面与支撑块顶端的正面均通过销轴铰接,所述固件架底面的中部与传动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气缸的后端与固件架背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固件夹背面的中部与夹持气缸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测力传感器一的后端与固件夹正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卡板背面的中部与测力传感器一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前端与固件架槽内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卸料气缸的底部与载台左端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板左端的正面与卸料气缸右端的正面均通过销轴铰接,所述转位块的正面与传动板右端的正面均通过销轴铰接,所述助料板的左端与固件架底端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稳位架、检测气缸、旋转气缸、调向块、调向杆、测力传感器二和检测头,稳位架左端的底部与载台左端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检测气缸的顶端与稳位架右端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气缸后端的顶部与检测气缸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调向块中部的内壁固定套接于旋转气缸前端的表面,两个所述调向杆相互靠近的一端与调向块的两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测力传感器二相互靠近的一端与调向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检测头相互靠近一端的内腔活动套接于两个测力传感器二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测力传感器一的型号为LCD800。
优选的,所述测力传感器二的型号为LCD805。
优选的,所述固件架的底面与限位板的底面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固件架的形状为U形。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固件机构,首先控制夹持气缸启动,夹持气缸启动就能够带动固件夹向前方移动,固件夹向前方移动就能够带动测力传感器一和卡板同时向前方移动,当卡板的正面与检测板的背部接触时,测力传感器会控制夹持气缸对检测板的夹持力度,这样就避免了检测板受到损伤,通过这种定位的方式既省时又省力,从而很大程度提高了检测装置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益鑫源工程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益鑫源工程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802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