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排水结构的水利工程挡土墙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78206.9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97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文艳;杨淑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艳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E02B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李智祥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水 结构 水利工程 挡土墙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排水结构的水利工程挡土墙,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挡板墙本体和出水口,挡板墙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挡板墙本体的上下两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台,固定台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右侧与固定台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挡板墙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砌块石挡墙。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安装有碎石层和过滤网,雨水落在草坪上,由于水槽与导流槽之间呈“V”形,在重力作用下,草坪上堆积的水通过水槽向导流槽内流动,导流槽内的雨水向下移动进入进水孔内,进水孔的水经过碎石层和过滤网进入到排水管内,通过碎石层和过滤网对雨水进行过滤,避免泥土进入到排水管内,堵塞排水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排水结构的水利工程挡土墙。
背景技术
挡土墙排水设施是指为了疏干墙后土体水分,防止地面水下渗,防止墙后积水形成静水压力,减少寒冷地区回填土的冻胀压力,消除粘性土填料侵水后的膨胀压力而设置的排水措施,目前技术申请号为: CN201821332352.7的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其中的雨水从第二入水口进入到流水槽中,使得草坪砖内的泥土进入流水槽中,容易堵塞出水口,目前技术考虑不全面,具有以下弊端:
当雨水堆积在挡土墙时,草坪砖内的泥土进入流水槽中,容易堵塞出水口,不便于水利工程中挡土墙的排水,而且当雨水过多时,雨水容易渗透到挡土墙内,内部的水不易排出,容易损坏挡土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带排水结构的水利工程挡土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排水结构的水利工程挡土墙,包括挡板墙本体和出水口, 所述挡板墙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挡板墙本体的上下两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右侧与固定台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挡板墙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砌块石挡墙,所述挡板墙本体的右侧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中间设置有草坪,所述草坪的内部开设有水槽,所述水槽的中间嵌入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中部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草坪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底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流管,所述排水管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挡板墙本体内部底端的排水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挡板墙本体的内部中间和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两根支撑柱。
优选的,所述挡板墙本体内位于右侧的支撑柱与底端的固定台和固定柱之间呈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挡板墙本体内部的上中下均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位于支撑柱之间。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的底端为圆弧形。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的上方设置有碎石层。
优选的,所述进水孔与最底端排水管对应。
优选的,所述水槽与导流槽之间呈“V”形。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安装有碎石层和过滤网,雨水落在草坪上,由于水槽与导流槽之间呈“V”形,在重力作用下,草坪上堆积的水通过水槽向导流槽内流动,导流槽内的雨水向下移动进入进水孔内,进水孔的水经过碎石层和过滤网进入到排水管内,通过碎石层和过滤网对雨水进行过滤,避免泥土进入到排水管内,堵塞排水孔,而且当草坪表面的水渗透到底部的土壤的时候,雨水经过碎石层通过导流板向底端流动,通过过滤网进入到排水管内,对雨水进行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艳,未经文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782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工程施工危险区域监测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氧树脂用固化剂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