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源膜材的固定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76142.9 | 申请日: | 2020-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40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鞠君;蒋峥艳;黄亚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靖江市永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B6/00 |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9 | 代理人: | 陈秀兰 |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源 固定 结构 | ||
背光源膜材的固定结构,包括导光板、扩散膜、下增量膜、上增量膜,所述导光板灯前边中心处设置有卡扣二,扩散膜、下增量膜、上增量膜对应卡扣二位置处设置有凹槽二;所述导光板两侧边靠近灯前处设置有卡扣一,所述扩散膜、下增量膜、上增量膜对应卡扣一位置处设置有凹槽一;所述导光板上面通过卡扣二和卡扣一依次卡设有扩散膜、下增量膜和上增量膜,所述扩散膜与下增量膜之间凹槽二两侧均设置有膜材固定胶带一;所述下增量膜与上增量膜之间凹槽二两侧均设置有膜材固定胶带一,所述上增量膜上面中间部位通过膜材固定胶带二与上胶框胶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通过膜材固定结构以及位置的变化,既能固定膜材,又能改善背光源灯前效果,增大了背光源可视区域面积,以及改善背光源的光学显示效果,背光利用率更高,无漏光,无萤火虫现象,提高背光源的光学品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屏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膜材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车载触控显示正向大屏化、高清化、交互化、多屏化多形态化等发展,车载显示屏也在不断的增长。液晶屏显示多采用背光源以达到显示屏的显示效果。目前公知的背光源膜材固定结构是,作业员先将整条膜材固定胶带贴付在导光板上,再按要求将膜材组入,一整条膜材固定胶带固定膜材的方式,各个膜材通过膜材固定胶带固定在导光板侧方向上,点灯确认光学效果,膜材固定胶带固定在导光板侧边位置,为了挡胶带引起的亮线,胶框的侧边宽度就需要加大,相对于整个背光源的可视区域就相应的缩小了,为了解决背光源被利用面积小,背光源边缘亮线问题,需要提供一种背光源膜材的固定结构以解决上述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背光源膜材的固定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背光源膜材的固定结构,包括导光板、扩散膜、下增量膜、上增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灯前边中心处设置有卡扣二,扩散膜、下增量膜、上增量膜对应卡扣二位置处设置有凹槽二;所述导光板两侧边靠近灯前处设置有卡扣一,所述扩散膜、下增量膜、上增量膜对应卡扣一位置处设置有凹槽一;所述导光板上面通过卡扣二和卡扣一依次卡设有扩散膜、下增量膜和上增量膜,所述扩散膜与下增量膜之间凹槽二两侧均设置有膜材固定胶带一;所述下增量膜与上增量膜之间凹槽二两侧均设置有膜材固定胶带一,所述上增量膜上面中间部位通过膜材固定胶带二与上胶框胶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导光板上卡扣一和卡扣二尺寸相等,方向相垂直。
优选的:所述导光板两侧边卡扣一对称设置。
与传统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膜材固定结构以及位置的变化,既能固定膜材,又能改善背光源灯前效果,增大了背光源可视区域面积,以及改善背光源的光学显示效果,背光利用率更高,无漏光,无萤火虫现象,提高背光源的光学品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 中B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示意图;
图5为图4 中C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二示意图;
图7为图6中D处放大图;
在图中:1.上增量膜,2.下增量膜, 3.扩散膜,4. 凹槽一,5. 卡扣一,6.导光板,7.膜材固定胶带一,8.凹槽二,9.卡扣二,10.膜材固定胶带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靖江市永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靖江市永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761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笔周转架、吊篮、离心机三者的组合结构
- 下一篇:一种智能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