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单手操作的电动车防触电安全充电插座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75496.1 | 申请日: | 2020-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40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陶俊龙;肖红升;周喜燕;王晨迪;卓腾飞;强玺;张孙杰;林佳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职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R13/447 | 分类号: | H01R13/447;H01R13/508;H01R13/60;B60L5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红阳 |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操作 电动车 触电 安全 充电 插座 | ||
一种方便单手操作的电动车防触电安全充电插座,包括相互连接的充电母接头和固定座,所述充电母接头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防触电辅助装置,防触电辅助装置包括隔离器、导向套筒、卡口和下压缩弹簧,所述导向套筒嵌入连接在充电母接头上;所述隔离器上一体连接有导向柱,导向柱滑动设置于导向套筒内;所述隔离器上下端通过卡口连接在固定座上,隔离器表面开设有插口;所述压缩弹簧设置于卡口与固定座之间;所述卡口朝向固定座外侧设置有楔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在拔出充电插头时,隔离器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回到卡口的卡槽内,使极柱与外界隔离,有效防止异物插进充电器接口,造成电动车电池短路,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方便单手操作的电动车防触电安全充电插座。
背景技术
电动车作为目前一种新型的绿色出行交通工具,为了增加它的动力,电池大都采用48伏到72伏及以上,已经超出了人体直流安全电压36伏;在电动车使用过程中,必定会有充电环节,但是现有充电器的接口和接头没有有效的防护措施,时常发生小孩玩耍时将硬币等金属异物插进充电器接口,造成电动车电池短路,酿成意外,因此,急需对电动车的充电接口进行研究,设计出一种能有防止触电,同时又不影响充电的便利性。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比较平坦,电动车的动力能够满足日常出行的需要。人们在电动车安全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自爆、充电管理系统等方面,但是对充电口处安全隐患的重视程度不够;面对日益突出的电动车充电安全问题,部分电动车厂商在充电插座处增加了一些防护措施,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反而使充电过程变得复杂,影响使用体验;比如,比较常见的,在传统的充电插座上加装弹簧盖,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是这样也使充电过程变得不方便,需要更多的步骤来完成操作,一定情况下反而更加激起儿童的好奇心,引发更多的意外;另外一种常用的手段是更换内部安全电路,添加一些微型的电子元器件,这样的方法可行,但拆换及调试的工作量大,没有普遍的适应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方便单手操作的电动车防触电安全充电插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方便单手操作的电动车防触电安全充电插座,包括相互连接的充电母接头和固定座,所述充电母接头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防触电辅助装置,防触电辅助装置包括隔离器、导向套筒、上卡口、下卡口、上压缩弹簧和下压缩弹簧,所述导向套筒嵌入连接在充电母接头上;所述隔离器上一体连接有导向柱,导向柱滑动设置于导向套筒内;所述隔离器上下端分别通过上卡口和下卡口连接在固定座上,隔离器表面开设有插口;所述上压缩弹簧设置于上卡口与固定座之间;所述下压缩弹簧设置于下卡口与固定座之间;所述上卡口和下卡口朝向固定座外侧设置有楔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母接头上连接有极柱,极柱朝向隔离器表面的插口。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柱与导向套筒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上卡口和下卡口结构相同,上卡口和下卡口包括卡口座本体上,卡口座本体上加工有卡槽;所述卡口座本体远离卡槽一侧加工有定位盲孔。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和充电母接头中间开设有通孔,通孔与隔离器外形相适配;所述通孔上方和下方的固定座本体上开设有定位槽口,定位槽口与上卡口和下卡口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器外侧边缘为薄片状,隔离器中间朝向固定座外侧面设置有凸台,凸台与隔离器外侧边缘之间形成台阶面,在隔离器退回时,上卡口和下卡口的楔形结构卡接在台阶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便单手操作的电动车防触电安全充电插座,结构紧凑,方便单手操作,在拔出充电插头时,隔离器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回到卡口的卡槽内,使极柱与外界隔离,有效防止异物插进充电器接口,造成电动车电池短路,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职业大学,未经南通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754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