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缓冲钉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67570.5 | 申请日: | 2020-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29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郑疏桐;延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1/373 | 分类号: | F16F1/373;E05F5/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陵峰;金飞 |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装置 具有 车辆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缓冲钉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该缓冲钉装置包括:基座,其具有安装基板以及定位板,所述安装基板包括顶面,所述定位板从所述安装基板的顶面上延伸突出;所述定位板包括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且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的通孔;以及缓冲钉,其包括设置在所述定位板的第一表面处的第一缓冲部分,设置在所述定位板的第二表面处的第二缓冲部分,所述第一缓冲部分与所述第二缓冲部分穿过所述通孔连接成一体;其中,所述缓冲钉和所述基座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根据本申请的缓冲钉装置,通过一体注塑成型的基座与缓冲钉,可以在安装前实现二者的成型与直接装配,使得布置缓冲钉所占用的空间更小,且省却了一个手工步骤,相应地降低了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车辆的缓冲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在消费观念上的转变,车辆各方面的舒适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其中车辆的低噪音便是体现车辆舒适性的一环,也逐渐成为消费者选购车辆的一个重要指标。车辆的噪音源多种多样,其中,车辆的各零部件之间的接触或膨胀噪音就是车辆噪音主要来源之一。当车辆中的两个零部件相互接触,但是并未安装固定在一起时,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振动,故两个零部件之间会发生摩擦,并产生噪音。
为避免此类噪音的产生,车辆行业常用的办法为在两个零部件之间贴附毛毡和增设缓冲钉。例如,车辆内饰设计中的各种开关按钮,储物盒盖板等通常会配有缓冲钉结构,在开关回位的时刻或者储物盒盖板关闭的时刻起到减少冲击,降低噪音的作用,因此缓冲钉结构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设计。
目前常用的缓冲钉为通过注塑橡胶材料而成型的缓冲钉,并将其手工安装到基座上。此种缓冲钉结构必须具备安装导向结构以及辅助安装工人手指操作的辅助安装结构,这将使得缓冲钉的安装空间受到较大的限制,进而导致缓冲钉的占用空间大。另一方面,安装缓冲钉需要工人手工操作完成,在目前国内人工成本较高的情况下,此种缓冲钉的安装工序还会额外导致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缓冲钉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从而有效解决了或者至少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其他方面的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为实现本申请的至少一个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在此提供一种缓冲钉装置,其包括:基座,其具有安装基板以及定位板,所述安装基板包括顶面,所述定位板从所述安装基板的顶面上延伸突出;所述定位板包括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且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的通孔;以及缓冲钉,其包括设置在所述定位板的第一表面处的第一缓冲部分,设置在所述定位板的第二表面处的第二缓冲部分,所述第一缓冲部分与所述第二缓冲部分穿过所述通孔连接成一体;其中,所述缓冲钉和所述基座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钉和所述基座通过二次注塑工艺一体成型。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钉和所述基座通过双色注塑工艺一体成型。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部分具有矩形主体以及在背离所述安装基板的顶面的一侧设置的弧形倒角;和/或所述第二缓冲部分具有矩形主体以及在背离所述安装基板的顶面的一侧设置的弧形倒角。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部分的矩形主体设置成抵靠所述安装基板的顶面;和/或所述第二缓冲部分的矩形主体设置成抵靠所述安装基板的顶面。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部分与所述第二缓冲部分相对于所述定位板对称地设置。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缓冲部分的面积;和/或所述通孔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缓冲部分的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675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钣金安放移动支架
- 下一篇:旋转锁定接头阀安装治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