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拉式线束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64063.6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66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袁友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同胜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12 | 分类号: | H01B13/0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刘红春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西青区西青学***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拉式线束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拉式线束固定装置,包括方条形的活动杆以及套接在活动杆外周的固定组件;活动杆顶有线束架,底端有卡接槽,卡接槽下部有弯钩部;弯钩部上方设有弹性件;固定组件包括底部设有与弹性件顶部相适配的带凹槽的固定座和带外螺纹的连接部;固定座设有带豁口的卡接片,当提拉活动杆连动弯钩部向上顶触卡接片使其卡接在卡接槽顶部;当松开活动杆连动弯钩部向下远离卡接片使其脱离卡接槽顶部,活动杆随之下落。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将汽车线束放置于上述线束架中;当需要对汽车线束进行绑扎时通过弯钩部顶触卡接片控制活动杆进行下降,从而使汽车线束脱离于上述线束架以便于对汽车线束进行绑扎,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拉式线束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线束是由铜材冲制而成的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边再包裹塑料绝缘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随着汽车功能的增加,汽车线束变得越粗越重。
在汽车线束加工领域流程中,需要对线束进行固定和绑扎,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工作台上设有多组叉式的固定架,但是由于线束绑扎完毕后处于紧绷状态,工作人员较难将绑扎好的部分线束从叉式固定架中抽取出来,严重影响工作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提拉式线束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提拉式线束固定装置,包括方条形的活动杆以及与其相适配的套接在活动杆外周的固定组件;所述活动杆顶端可拆卸螺纹连接有线束架,所述活动杆底端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下部固接有弯钩部;所述弯钩部上方设有嵌套在活动杆外周的弹性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部设有与弹性件顶部相适配的带凹槽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方一体注塑成型的带外螺纹的连接部;所述固定座右侧设有与弯钩部宽度相同的容纳两侧带豁口的卡接片的凹槽;当提拉活动杆连动弯钩部向上顶触卡接片使其通过贯穿设于固定座的插销轴进行转动,所述卡接片的豁口卡接在卡接槽顶部;当松开活动杆连动弯钩部向下远离卡接片使其脱离卡接槽顶部,所述活动杆随之下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连接部顶部套接有与其相适配的螺母。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固定座顶面设有离散的凸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将汽车线束放置于上述线束架中;当需要对汽车线束进行绑扎时通过弯钩部顶触卡接片控制活动杆进行下降,从而使汽车线束脱离于上述线束架以便于对汽车线束进行绑扎,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活动杆;2、固定组件;3、线束架;4、卡接槽;5、弯钩部;6、弹性件;7、固定座;8、连接部;9、卡接片;10、插销轴;11、螺母;12、凸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同胜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同胜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640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