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池的极耳及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63268.2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83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易江平;郝飞祥;文娟·刘·麦蒂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微宏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88 | 分类号: | H01M50/188;H01M50/10;H01M50/531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蔡光仟 |
地址: | 31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的极耳,所述极耳与电芯相连接,所述电芯封装在包装膜内,所述极耳的端部露出在所述包装膜外,所述极耳的上下间隔设置有多个极耳胶,所述多个极耳胶包括第一极耳胶和第二极耳胶,所述第一极耳胶位于所述第二极耳胶远离所述电芯的外侧,所述极耳上对应于所述第一极耳胶的位置进行热封形成第一热封区,所述极耳上对应于所述第二极耳胶的位置进行热封形成第二热封区,所述第一热封区与所述第二热封区上下相互间隔开。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的极耳及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按照外形分为方形锂电池、圆柱形锂电池和扣式锂电池,按照外包材料分为铝壳锂电池、钢壳锂电池和软包电池,其中,软包电池一般采用铝塑膜进行封装。封装工序是软包电池制作的关键工序,主要分为顶封、侧封以及终封工序,侧封和终封是铝塑膜CPP层(内层热封层,铝塑膜一般是由外层尼龙层、中间铝箔层及内层热封层构成的复合材料)之间的封装,而顶封则是铝塑膜、极耳胶以及极耳之间的封装。
极耳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电池在封装过程中,一般先在极耳上贴一层极耳胶,然后再对极耳与铝塑膜之间对应于极耳胶的位置进行热封,使极耳胶受热熔化在极耳与铝塑膜相接的位置,极耳胶用于铝塑膜与极耳之间的热熔密封,极耳胶不仅可以防止铝塑膜与极耳接触导致短路,还能防止电池内部的电解液漏液。
现有技术中均采用一道热封的顶封方式,顶封区域于靠近电芯的一侧直接与电解液接触,而铝塑膜和极耳胶之间存在凹凸不平的接触面,极耳胶与电解液长时间接触后,顶封区域内粘接薄弱处易产生密封问题,造成漏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的极耳及电池,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通过在极耳上设置多个极耳胶,极耳上对应于每个极耳胶的位置均进行热封,形成多道热封结构,防止电池漏液,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的极耳,所述极耳与电芯相连接,所述电芯封装在包装膜内,所述极耳的端部露出在所述包装膜外,所述极耳的上下间隔设置有多个极耳胶,所述多个极耳胶包括第一极耳胶和第二极耳胶,所述第一极耳胶位于所述第二极耳胶远离所述电芯的外侧,所述极耳上对应于所述第一极耳胶的位置进行热封形成第一热封区,所述极耳上对应于所述第二极耳胶的位置进行热封形成第二热封区,所述第一热封区与所述第二热封区上下相互间隔开。
进一步地,所述极耳位于竖直方向,所述第一热封区与所述第二热封区位于水平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极耳胶还包括第三极耳胶,所述第一极耳胶、所述第二极耳胶和所述第三极耳胶依次排列,且所述第三极耳胶相较于所述第一极耳胶和所述第二极耳胶更靠近于所述电芯,所述第一极耳胶的一端封装在所述包装膜内,所述第一极耳胶的另一端露出在所述包装膜外,所述第二极耳胶和所述第三极耳胶均封装在所述包装膜内,所述极耳上对应于所述第三极耳胶的位置进行热封形成第三热封区,所述第一热封区、所述第二热封区与所述第三热封区均上下相互间隔开。
进一步地,所述极耳包括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均与所述电芯的同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极耳胶和所述第二极耳胶,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上对应于每个所述第一极耳胶的位置均进行热封形成所述第一热封区,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上对应于每个所述第二极耳胶的位置均进行热封形成所述第二热封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极耳上的所述第一极耳胶与所述第二极耳上的所述第一极耳胶高度平齐,所述第一极耳上的所述第二极耳胶与所述第二极耳上的所述第二极耳胶高度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微宏公司,未经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微宏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632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安装的可控硅模块
- 下一篇:一种防潮散热型TD光纤直放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