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供PBMC分选用50ml刻度离心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62638.0 | 申请日: | 2020-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95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奥;彭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澳赛尔斯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L3/14 | 分类号: | B01L3/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助之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8 | 代理人: | 吴红艳 |
| 地址: | 200040 上海市静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bmc 选用 50 ml 刻度 离心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供PBMC分选用50ml刻度离心管,包括管体和管盖;管盖活动连接在管体的上部;所述管体包括预留部、本体和管底;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上刻度线;所述管底上设置有下刻度线。本实用新型增加了离心管的可操作性,降低了实验样品污染的风险,便于管底细胞沉淀量和小体积液体量的观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供PBMC分选用50ml刻度离心管。
背景技术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主要是指包含淋巴细胞、单核细胞、造血干细胞等其它少量细胞在内的细胞群,在基础与临床相关的体外研究中,单个核细胞是较为常用的一种细胞群。
传统的分离单个核细胞的方法是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主要依据血液中各细胞组分的比重差异而得以分离。密度梯度离心后,从上至下依次为不含细胞的血浆层,PBMC白膜层,分离液层和含有粒细胞和红细胞的细胞沉淀层,弃去血浆层后,吸出白膜层即可得到PBMC。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分选PBMC离心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单采血中PBMC含量较高,目前的Ficoll分离体系往往达到45-50ml液体/离心管,但是目前主流的50ml离心管在装满Ficoll分离体系后,管内剩余空间有限,且离心管管盖密封性相对较弱,易导致液体漏出,污染全部实验材料。
2)、离心管管底一般为平底结构,不易观察细胞沉淀量,且管底5ml以下无刻度,对于少量Buffer重悬细胞后的体积难以把握,增加了后续计数等操作带来误差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供PBMC分选用50ml刻度离心管,以解决现有的技术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供PBMC分选用50ml刻度离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和管盖;管盖活动连接在管体的上部;所述管体包括预留部、本体和管底;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上刻度线;所述管底上设置有下刻度线。
所述管盖的内侧面设置有6圈螺纹。
优化的方案,所述预留部的容积为25ml;所述本体的上刻度线的最大容积是50ml。
优化的方案,所述管底的下刻度线的最大容积是5ml。
优化的方案,所述管底为角度为60°的尖型管底。
优化的方案,所述管盖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转轴,两个转轴之间连接有半环形把手;所述半环形把手平放后与安装座组成一个与管盖上端面面积等大的圆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增加了离心管的可操作性,降低了实验样品污染的风险,便于管底细胞沉淀量和小体积液体量的观察。
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供PBMC分选用50ml刻度离心管,包括管体2和管盖3。所述管盖的内侧面设置有6圈螺纹。
管盖3活动连接在管体2的上部。所述管体包括预留部、本体和管底1。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上刻度线。所述管底上设置有下刻度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澳赛尔斯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澳赛尔斯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626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冷却装置的电解槽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大规模细胞培养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