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扳葫芦的换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62025.7 | 申请日: | 2020-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12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树忠;张哲兴;张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高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D1/04 | 分类号: | B66D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71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葫芦 换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扳葫芦的换向装置,属于手扳葫芦换向装置技术领域。它包括支承在扳手壳体上的连接轴、位于扳手壳体内的换向棘爪和铆接于连接轴上的拔块,扳手壳体内设置有位于换向棘爪下方的弹簧座,弹簧座分装有顶杆和弹簧,顶杆具有杆体部和形成于杆体部其顶端的顶头,弹簧空套在杆体部上,弹簧的底端抵触弹簧座的腔底而其顶端抵触杆体部,换向棘爪的底部凹设有止动凹坑,换向棘爪开设有内花键,连接轴设有外花键,换向棘爪与连接轴为内、外花键联接;拔动拔块时,换向棘爪的止动凹坑可与顶头定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当换向装置装配到手扳葫芦过程中,拔动拔块时止动凹坑可轻易地与顶头定位,确保换向棘爪准确地处于空档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扳葫芦的换向装置,属于手扳葫芦换向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手扳葫芦中,现有结构的换向装置主要是由拔块、连接轴、换向棘爪和弹性支承部件组成。连接轴装配在手柄壳体开设的轴孔中,连接轴位于手柄壳体内的轴段制有六角头,换向棘爪制有六角孔,换向棘爪通过六角孔套装在连接轴的六角头处,拔块铆接在连接轴位于手柄壳体外的所在端上;弹性支承部件由弹簧座、顶杆和压簧组成,弹簧座焊接在手柄壳体的内壁上,压簧套装顶杆后一起放置在弹簧座中。
仔细分析上述结构不难发现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将换向装置装配到手扳葫芦的过程中,每拔动一下拔块,换向棘爪就转过60度,有时换向棘爪的止动凹坑难以顺利落入位于顶杆其顶端的顶头处,反而使顶头滑动地越过止动凹坑后落入到换向棘爪的上升档凹坑位置或下降档凹坑位置(上升档凹坑、下降档凹坑分别邻近止动凹坑),有时需要多次反复调节才能使止动凹坑与顶杆定位成空档状态,由于对位困难从而影响装配工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手扳葫芦的换向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扳葫芦的换向装置,包括可转动地支承在扳手壳体上的连接轴、位于扳手壳体内且周向固定在连接轴上的换向棘爪和铆接于连接轴其外端上的拔块,扳手壳体内设置有位于换向棘爪下方的弹簧座,所述弹簧座分别装设有顶杆和弹簧,顶杆具有杆体部和形成于杆体部其顶端的顶头,弹簧空套在杆体部上,弹簧的底端抵触弹簧座的腔底,弹簧的顶端抵触杆体部,换向棘爪在其底部凹设有止动凹坑,其改进点在于:所述换向棘爪开设有内花键,连接轴在其与换向棘爪周向固定的位置处设有外花键,换向棘爪与连接轴为内、外花键联接;拔动拔块时,换向棘爪的止动凹坑可与顶头定位。
为进一步精度化调节换向棘爪的空档位置,上述内花键有个36键槽,外花键有36个键齿。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如下:
摒弃了现有技术换向棘爪开设内六角孔,以及连接轴上配套加工六角头,取而代之的是:换向棘爪与连接轴通过内、外花键联接,因此当换向装置装配到手扳葫芦的过程中,拔动拔块时换向棘爪的止动凹坑可轻易地与顶头定位,确保换向棘爪准确地处于空档位置,从而提高了换向装置的装配工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换向装置装配在手扳葫芦的扳手壳体上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轴、换向棘爪和拔块的示意图;
图3是连接轴和换向棘爪的剖面图;
图4是连接轴和拔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高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高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620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应力塑料波纹管生产用挤压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控铣床换刀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