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动物模型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59499.6 | 申请日: | 2020-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45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云;张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金方玮 |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性 筋膜 综合征 动物 模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动物模型,包括:压力控制气泵,连接于实验动物的输液组件,连接于压力控制气泵与输液组件之间的增压液袋组件;压力控制气泵包括:压力控制气泵箱体,设置于压力控制气泵箱体内的压力控制气泵电源、压力控制器,设置于压力控制气泵箱体上的通气口,延伸于压力控制气泵箱体的出气口、进气口,设置于出气口、进气口之间的通气阀,连接于通气阀与压力控制气泵电源、压力控制器之间的驱动组件;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压力稳定可控,压力可达到较高水平;从而实现对筋膜室内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实时评估骨筋膜室综合征模型的严重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实验领域,特别是一种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动物模型。
背景技术
针对目前肢体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动物研究,目前已有肌肉内注入液体法、外部袖带加压法和血流阻断法。
肌肉内注入液体法已报道有两种方式,一是间断肌肉内注射液体,即使用注射器将一定量的液体注入研究的筋膜室内,由于输入液体常用生理盐水,且筋膜室内液体流动会造成筋膜室内压力逐渐降低,该模型要保证筋膜室内压力稳定,需要多次注入液体,同时多次注射会对组织造成额外的针刺损伤;二是类似于输液器设备,针头一侧用留置针针头或软管插入组织内,利用固定高度的液袋提供给组织恒定压力,该模型提供给筋膜室短时间内迅速增加的压力并维持在某一恒定水平,因常规实验室空间高度有限,该模型可提供筋膜室内压力大小有限。
血流阻断法仅通过阻断及恢复筋膜室内组织供血血管模拟骨筋膜室综合征过程中的组织缺血过程,但对筋膜室内压力影响较小,该模型对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模拟效果较差。
外部袖带加压法通过在肢体外侧包绕袖带充气挤压肢体使筋膜室体积减小,继而筋膜室内压力增加。该模型通过外部给压的方式,因此可以使筋膜室内压力达到较高水平如300mmHg。但该模型仅适用于模拟医源性石膏过紧导致的骨筋膜室综合征或烧伤后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因筋膜室容积缩小而导致的骨筋膜室综合征,但临床骨筋膜室综合征常见于创伤后筋膜室内组织水肿等引起筋膜室内内容物增多而引起的筋膜室内压力增加。
因此,肌肉内注入液体法能更好的模拟临床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理改变过程。但肌肉内注入液体法由于液体注入方式简单的原因,目前难以达到筋膜室内压力稳定和达到较高水平;市场上的所有方法均缺乏对筋膜室内压力的实时监测,无法实时评估骨筋膜室综合征模型的严重程度。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基本特征在于筋膜室内压力增加,所以筋膜室内压力测量也是评估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否建立和评估其严重程度的重要标准。目前所有模型中,均不包含对筋膜室内压力的实时监测,常需要配合额外的压力监测装置。
市场需要一种压力可控且稳定,并且压力可达到较大水平的动物模型制作方法,本实用新型解决这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动物模型,能够实现压力稳定可控,且压力可达到较高水平,能够对筋膜室内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实时评估骨筋膜室综合征模型的严重程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动物模型,包括:压力控制气泵,连接于实验动物的输液组件,连接于压力控制气泵与输液组件之间的增压液袋组件;压力控制气泵包括:压力控制气泵箱体,设置于压力控制气泵箱体内的压力控制气泵电源、压力控制器,设置于压力控制气泵箱体上的通气口,延伸于压力控制气泵箱体的出气口、进气口,设置于出气口、进气口之间的通气阀,连接于通气阀与压力控制气泵电源、压力控制器之间的驱动组件。
前述的一种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动物模型,输液组件包括:连接于增压液袋组件的输液器,连接于输液器并连接于实验动物的留置针,设置于输液器上的输液器开关。
前述的一种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动物模型,输液器与留置针之间设置有三通阀,三通阀上连接有压力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594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触发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小型指数渐变结构5G功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