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纤维集束上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57793.3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66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晋豫;李勐;赵军;孙华恺;肖奎;徐继涛;王秀环;韦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景行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1/04 | 分类号: | D01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杨光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纤维 集束 上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集束上车装置,属于玻璃纤维剪切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切断机采用放射式刀盘压轮内切式切断技术无法保证切断长度要求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集束上车装置包括拨纱机构、排线机构、换向机构、导丝机构、摆丝机构和牵丝机构,牵丝机构用于将纤维丝拉制为工艺要求的直径,待切割的纤维丝依次通过拨纱机构、排线机构、换向机构、导丝机构配合牵丝机构将纤维丝牵引至胶辊的上方;摆丝机构用于使纤维丝向刀盘和胶辊的啮合区移动,纤维丝卷入刀盘和胶辊的啮合处,完成切断。本实用新型采用放射式刀盘压轮外切式切断技术,能够拉制并短切多种直径规格的玻璃纤维,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纤维剪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纤维集束上车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交通、机械、电子、医疗、汽车、化工、风电、建筑等领域,高性能纤维是先进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体,芳纶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的开发和应用对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但是,我国高性能纤维的发展起步较晚,目前还主要依赖进口。研发和改进高性能纤维的生产设备,实现高性能纤维的低成本规模化生产,意义重大。
超短纤维一般指切断长度小于20mm的短纤维。超短纤维的特性:较高的断裂强度和较低的断裂伸长;沸水或热空气中的低收缩率;在介质中的高程度可分散性;抗静电性;低熔点复合、抗菌。超短纤维产品最主要的质量指标就是纤维的切断长度均匀度,因此作为生产超短纤维的设备,最关键的就是如何能连续稳定的精确切断到所需要的纤维长度。玻璃纤维、碳纤维、玄武岩纤维、芳纶等高性能纤维均采用池窑拉丝和坩埚拉丝生产工艺,由拉丝机拉制并卷绕成丝饼,拉丝机线速度可达到1000-4000m/min。目前绝大多数纤维切断机为离线切断,即:将丝饼运输至短切车间或工位,放置到纱架上,集束后牵引至短切机完成切断作业,大部分离线短切机线速度在200-500m/min,生产效率低下。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切断机都采用放射式刀盘压轮内切式切断技术,多组丝饼(通常在20-40组丝饼)人工集束后牵引至压轮内切式刀盘上,由压轮施加压力完成切断作业,纤维丝束在进入切断前有膨松态,极易出现倍长丝或超长丝,无法保证切断长度要求。现有压轮内切式短切机上车方式为多组丝饼集束后人工缠绕刀盘2-3圈、调整张力、压紧压轮后启动切断作业,工序较多且操作路径较长,出现断丝或更换丝饼组后需要重复上车作业,增加了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效率。另外,丝饼需要运输至短切车间或工位后放置在纱架上,物流转运环节多,增加了设备人员和工器具投入,降低了厂房空间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玻璃纤维集束上车装置,用以解决现有切断机采用放射式刀盘压轮内切式切断技术,由人工集束后牵引至压轮内切式刀盘上,切断前纤维丝出现蓬松状态,极易出现倍长丝或超长丝,无法保证切断长度要求,而且集束上车过程由人工手动完成,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方面,提供一种玻璃纤维集束上车装置,包括拨纱机构、排线机构、换向机构、导丝机构、摆丝机构和牵丝机构,拨纱机构、排线机构、换向机构、导丝机构、摆丝机构和牵丝机构沿纤维丝移动方向依次设于安装平台的主体框架上;牵丝机构用于将纤维丝拉制为工艺要求的直径,待切割的纤维丝依次通过拨纱机构、排线机构、换向机构、导丝机构配合牵丝机构将纤维丝牵引至胶辊的上方;摆丝机构用于将位于胶辊上方的纤维丝下压,使纤维丝向刀盘和胶辊的啮合区移动,纤维丝卷入刀盘和胶辊的啮合处,完成切断。
进一步地,拨纱机构包括拨纱气缸、拨纱棒和L板;拨纱气缸固定设于主体框架上,L板的一端与拨纱气缸活塞杆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夹持块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夹持块上设有两根错开设置的拨纱棒,拨纱棒的高度可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景行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泰安景行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577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智能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棚的温度监控与调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