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冠心病治疗与高血压检测智能一体化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54730.2 | 申请日: | 2020-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82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霞 |
| 主分类号: | A61B5/0225 | 分类号: | A61B5/0225;A61N7/00;B65H75/48 |
| 代理公司: | 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 32305 | 代理人: | 刘林 |
| 地址: | 272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冠心病 治疗 高血压 检测 智能 一体化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冠心病治疗与高血压检测智能一体化设备,包括设备本体、超声波治疗仪和血压检测袖套,所述设备本体的顶部中间固定设有固定座,所述定位通孔的顶部贯穿连接有治疗仪电源线,所述固定柱的顶部固定设有超声波治疗仪,所述超声波治疗仪的顶部中间设有超声波治疗头,所述超声波治疗仪的顶部外端固定分布有硅胶吸盘,所述治疗仪电源线的底部连接有收卷盘,所述设备本体的右侧底部经过插接管连接有血压检测连接管,所述血压检测连接管的外端连接有血压检测袖套,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集合冠心病治疗与高血压检测为一体,一机多用,智能高效,携带便利,经过扩音器播报声音提醒,既方便又可以随时检测老年人的身体状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集冠心病治疗与高血压检测智能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整体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近年来,人们对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的作用以及心、脑、肾靶器官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目前认为同一血压水平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不同,因此有了血压分层的概念,即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度不同的患者,适宜血压水平应有不同。血压值和危险因素评估是诊断和制定高血压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不同患者高血压管理的目标不同,医生面对患者时在参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其具体情况判断该患者最合适的血压范围,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推荐使用24小时长效降压药物控制血压。除评估诊室血压外,患者还应注意家庭清晨血压的监测和管理,以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04395251U的专利,公开了智能超声冠心病治疗仪,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控制器底座和设备控制器,其特征是在控制器底座右侧设有电源线输出口,电源线输出口右侧设有电源导线,电源导线右侧设有安全变压器,安全变压器右侧设有电源插头,控制器底座上侧设有治疗强度增强按钮,治疗强度增强按钮右侧设有治疗强度减弱按钮,控制器底座前侧设有数据连接口,设备控制器前侧设有电源开关,电源开关右侧设有旋转转钮,电源开关下侧设有超声治疗按钮,超声治疗按钮右侧设有定时治疗按钮,旋转转钮右侧设有显示屏幕,显示屏幕下侧设有音频输出口,设备控制器右侧设有导线输出口,导线输出口右侧设有设备导线,设备导线右侧设有超声治疗装置,设备控制器上侧设有治疗装置存放箱,治疗装置存放箱右侧设有导线口,治疗装置存放箱上侧设有存放箱上盖,存放箱上盖上侧设有开启把手,超声治疗装置下侧设有导线接口,导线接口上侧没有治疗装置手柄,治疗装置手柄右侧设有启动开关,治疗装置手柄内部设有内部导线,治疗装置手柄内部设有内部启动装置,治疗装置于柄上侧设有超声防护罩,超声防护罩内部设有超声发生器,超声防护罩上侧设有治疗输出口。
上述专利中的智能超声冠心病治疗仪存在以下不足:只能单一的治疗冠心病,功能少,智能化性能低,不方便携带使用,成本高,测量精度低,不便直接在收纳时定位固定放置,稳定性能不足,吸附于身体上时不紧固,容易松动脱落,拉出的电源线无法直接自动化收回,导致治疗时电源线杂乱,待电时间短,安全性能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霞,未经李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547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