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扇、组合风扇及烹饪器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52501.7 | 申请日: | 2020-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44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赵涛;林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32 | 分类号: | F04D29/32;F04D29/38;F04D29/66;F24C7/02;F24C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郎志涛 |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组合 烹饪 器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扇、组合风扇及烹饪器具,该风扇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扇叶,转子组件设置在定子组件内,扇叶设置在转子组件内,且扇叶与转子组件可分离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由外向内依次为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扇叶,通过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的配合,实现扇叶的转动,相比较现有技术,减小了风扇的尺寸,便于拆装。扇叶与转子组件之间为可分离连接,将扇叶和转子组件分开进行加工,再进行装配,降低了加工难度。且当扇叶损坏时,只需替换掉存在缺陷的扇叶即可,无需将风扇整体拆卸下来,降低了更换的难度,也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扇、组合风扇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目前,微波炉作为加热食物的用具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微波炉内部主要利用轴流风扇组件对变压器及磁控管等部件进行散热。该轴流风扇组件主要包括扇叶、集流器、风扇支架及电机。
微波炉内轴流风扇都是通过轴孔与电机轴过盈配合,由交流电机带动风扇旋转,对炉内各电气件进行散热。过盈配合主要采用D字型连接方式,随着时间以及风扇周期振动,风扇轴孔与电机轴的连接会越来越不稳定,影响风扇的散热效果以及噪音增大。另一方面由于风扇组件的装配顺序为电机靠近外板,然后是集流器,最后是风扇,风扇非常靠近磁控管,部分情况下风扇需要增加防火等级,增加成本,在拆装风扇时所需拆卸力较大,由于惯性导致被磁控管烫伤或划伤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长时间使用后风扇与电机连接处松动导致的散热效果差和噪音增加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风扇,用于烹饪器具,包括:
定子组件;
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设置在所述定子组件内;
多个扇叶,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转子组件内,且所述扇叶与所述转子组件可分离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由外向内依次为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扇叶,通过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的配合,实现扇叶的转动,相比较现有技术,减小了风扇的尺寸,便于拆装,取消了过盈连接的设置,避免出现长时间使用后风扇与电机连接处松动导致的散热效果差和噪音增加的问题。扇叶与转子组件之间为可分离连接,将扇叶和转子组件分开进行加工,再进行装配,降低了加工难度。且当扇叶损坏时,只需替换掉存在缺陷的扇叶即可,无需将风扇整体拆卸下来,降低了更换的难度,也降低了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子组件上设置有固定部,所述扇叶上设置有配合部,所述扇叶通过所述配合部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子组件包括:
定子,所述定子呈圆环状;
线圈,所述线圈间隔均匀连接在所述定子的内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子内设置有凹槽,所述线圈连接在所述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子组件包括:
转子,所述转子呈圆环状,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转子上;
磁极,所述磁极间隔均匀连接在所述转子的外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子的宽度小于所述凹槽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扇叶均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在所述转子的内壁上,多个所述第二端形成出风区。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组合风扇,用于烹饪器具,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525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烹饪装置
- 下一篇:基于智能公厕的人机用户操作界面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