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52079.5 | 申请日: | 2020-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96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形虎;张志丹;黄伟;张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张兵兵 |
| 地址: | 47300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余热 回收 装置 | ||
1.一种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支架(1)和设置在支架(1)上的回转窑(2),在回转窑(2)上设置有用于上料的上料斗(3),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窑(2)的外部设置有用于回收余热的回收装置(4),所述回收装置(4)包括套板(41),所述套板(41)包括盖板一(411)和盖板二(412),所述盖板一(411)和盖板二(412)均呈半圆环状,所述盖板一(411)和所述盖板二(412)靠近回转窑(2)的一侧和回转窑(2)抵接,所述回转窑(2)在盖板一(411)和盖板二(412)内转动设置,所述盖板一(411)和所述盖板二(412)为中空结构,所述盖板一(41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盖板一(411)位置和盖板二(412)位置的调节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窑(2)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板(6),所述调节机构(7)设置在安装板(6)上,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调节板(71)、传动组件(72)和驱动件(73),所述调节板(71)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调节板(71)分别设置在盖板一(411)和盖板二(412)上,所述驱动件(73)设置在安装板(6)上,所述调节板(71)和驱动件(73)通过传动组件(7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72)包括齿轮组(721)、转动轴(722)、锥齿轮(723)和双向螺纹杆(724),所述转动轴(722)在安装板(6)上转动设置,所述驱动件(73)和转动轴(722)通过齿轮组(721)连接,所述锥齿轮(723)设置在转动轴(722)靠近双向螺纹杆(724)的一端,所述转动轴(722)和双向螺纹杆(724)通过锥齿轮(723)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724)和调节板(71)螺纹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纹杆(724)上一体设置有两条螺纹,两条所述螺纹沿相反的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4)还包括通水管(42)和储水箱(43),所述通水管(42)包括进水管(421)和出水管(422),所述进水管(421)和盖板一(411)连接,所述储水箱(43)和盖板二(412)通过出水管(422)连接,所述盖板一(411)上设置有连接管(5),所述盖板一(411)和盖板二(412)通过连接管(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一(411)内开设有通水槽一(4111),所述盖板二(412)内开设有通水槽二(4121),所述通水槽一(4111)和通水槽二(4121)均呈S形,所述通水槽一(4111)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421)和连接管(5)连接,所述通水槽二(4121)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管(5)和出水管(42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422)和所述进水管(421)上一体设置有钢丝软管,所述连接管(5)设置成钢丝软管。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纹杆(724)设置有多组,且多组所述双向螺纹杆(724)设置在盖板一(411)和盖板二(412)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未经邓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5207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