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槽式转子绕线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44711.1 | 申请日: | 2020-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4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何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小飞 |
| 主分类号: | H02K15/09 | 分类号: | H02K15/09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启信展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9 | 代理人: | 曾永乐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槽式 转子 绕线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槽式转子绕线机,包括机架,机架设置有绕线工位,机架对应绕线工位的位置设置有分度转角机构,分度转角机构安装有安装转子铁芯的转子定位转座以及一旋转驱动装置,转子定位转座的一侧安装有能够上下间歇性移动的压件机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穿线和绕线的飞叉绕线机构,压件机构的上部安装有夹剪线机构,夹剪线机构安装有设置于转子定位转座上方的勾线头以及勾线头对合设置的剪线头。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穿线、绕线、夹线、剪线以及换线槽工序,其机械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转子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压件机构对转子进行定位,防止绕线速度过快而发生线槽错位的情况,大大提高了绕线机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子绕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外槽式转子绕线机。
背景技术
在电机转子生产过程中,在转子铁芯绕线的过程的工序通常需要用到转子绕线机。现有的绕线机通常是半自动化式,即通过人工将转子铁芯推到绕线机内实现绕线加工,再手动将多余的线头剪断,这样的绕线工序繁杂,劳动强度高。其次,现有的绕线机结构简单,稳定性差,由于绕线模组的转速较快,从而导致绕线时容易出现线绕到其他槽位去。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槽式转子绕线机,实现自动穿线、绕线、夹线、剪线以及换线槽工序,其机械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转子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槽式转子绕线机,包括机架,机架设置有绕线工位,机架对应绕线工位的位置设置有分度转角机构,分度转角机构安装有至少一安装转子铁芯的转子定位转座以及一用于驱动转子定位转座间隔性转动的旋转驱动装置,转子定位转座的一侧安装有能够上下间歇性移动的压件机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穿线和绕线的飞叉绕线机构,压件机构的上部安装有夹剪线机构,夹剪线机构安装有设置于转子定位转座上方的勾线头以及勾线头对合设置的剪线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子定位转座的前侧方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护板,两个护板之间间隔着预设间距,以形成一限定的绕线范围,从而使得转子的单个绕线槽显露于该绕线范围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子定位转座的后侧方设置有二次定位机构,二次定位机构设置有二次定位片以及使得定位片伸入转子的线槽并与转子的绕线槽定位配合的二次定位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飞叉绕线机构的前侧设置有护线机构,护线机构设置有安装座、上导线模、下导线模、弹性缓冲件以及活动抵贴于转子铁芯的外壁的压线块,上导线模和下导线模分别对称滑动安装于安装座的上下两端,弹性缓冲件的一端固定于安装座、另一端与压线块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勾线头呈长条状,勾线头的前端部设置有一穿线孔,剪线头的前端设置有一刀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飞叉绕线机构设置有绕线模、用于驱动绕线模转动的飞叉主轴箱装置以及用于驱动绕线模前后反复平移的平移驱动机构,绕线模包括转动轴、转动安装于转动轴的摆臂以及设置摆臂的飞叉,转动轴设置有与飞叉主轴箱装置驱动连接的主动轮,摆臂的后侧方同轴设置有中心轮,主动轮经由皮带装置与中心轮连接,飞叉的横向截面呈长条状,飞叉的内壁配置成一贯穿的穿线槽。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实际应用中,将转子铁芯装配在转子定位转座上,压件机构压紧转子铁芯,上定位销和下定位销分别插设在转子铁芯的转轴孔中,以实现对转子铁芯定位,飞叉绕线机构穿线并将线圈绕设在转子铁芯的线槽内,其中,勾线头夹紧线圈的线头,在单个线槽完成绕线后,剪线头自动剪断线圈的线头,旋转驱动装置驱动转子定位转座转动,以使得转子铁芯的下一个绕线槽对准飞叉绕线机构,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穿线、绕线、夹线、剪线以及换线槽工序,其机械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转子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压件机构对转子进行定位,防止绕线速度过快而发生线槽错位的情况,大大提高了绕线机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小飞,未经何小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447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变焦超短焦投影镜头
- 下一篇:新型遥控卷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