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设备减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42356.4 | 申请日: | 2020-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17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孙强;张明月;缪丽莉;闫微微;姬文婷;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15/08 | 分类号: | F16F15/08;F16M5/00;F16M7/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鼎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5 | 代理人: | 赵月娜 |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设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装置,具体是一种建筑设备减振装置,包括混凝土楼板、布置在混凝土楼板之上的预制混凝土下部基础,其技术要点是:所述混凝土楼板与预制混凝土下部基础之间布置有隔振层,所述隔振层的外周向上弯折形成限位层包裹住预制混凝土下部基础,所述混凝土楼板上在限位层的外周还设有限位墩,所述预制混凝土下部基础上布置有四棱柱状的预制混凝土上部基础,所述预制混凝土上部基础的底部四角均通过弹簧座组件与预制混凝土下部基础的上表面连接,所述预制混凝土上部基础的上表面放置建筑设备。其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对建筑设备产生的振动进行隔离,大大提高了建筑使用舒适度,又保证了建筑设备在地震和风荷载作用下可以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装置,具体是一种建筑设备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逐渐提高,越来越多先进的建筑设备也随之应用到建筑工程之中。建筑设备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给水、排水、采暖、通风、空调、电气、电梯、通讯及楼宇智能化等设施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振动,严重影响了建筑使用舒适度。
目前,通常通过在建筑设备与混凝土楼板之间布置预制混凝土基础,来缓解建筑设备振动对建筑产生的影响,但是效果并不好,所以如何有效地减小及消除建筑设备振动对建筑使用舒适度产生的影响,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是建筑工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消除建筑设备工作时的振动对混凝土建筑使用舒适度造成的影响,提供一种建筑设备减振装置,其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对建筑设备产生的振动进行隔离,使建筑的使用功能得到满足,大大提高了建筑使用舒适度,又保证了建筑设备在地震和风荷载作用下可以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设备减振装置,包括混凝土楼板、布置在混凝土楼板之上的预制混凝土下部基础,其技术要点是:所述混凝土楼板与预制混凝土下部基础之间布置有隔振层,所述隔振层的外周向上弯折形成限位层包裹住预制混凝土下部基础,所述混凝土楼板上在限位层的外周还设有限位墩,所述预制混凝土下部基础上布置有四棱柱状的预制混凝土上部基础,所述预制混凝土上部基础的底部四角均通过弹簧座组件与预制混凝土下部基础的上表面连接,所述预制混凝土上部基础的上表面放置建筑设备。
上述的一种建筑设备减振装置,所述预制混凝土下部基础的高度为300mm,且大于限位层的高度,预制混凝土下部基础的长度为l1、宽度为d1,预制混凝土上部基础的长度为l2、宽度为d2,建筑设备的长度为l、宽度为d,l1>l2>l,d1>d2>d。
上述的一种建筑设备减振装置,所述预制混凝土下部基础与限位墩之间通过倾斜的弹簧板栓接,限位墩的高度与限位层的高度相等。
上述的一种建筑设备减振装置,所述弹簧座组件包括固定在预制混凝土下部基础上表面的弹簧底座、固定在弹簧底座上竖立的减振弹簧、布置在减振弹簧顶部分别包裹固定住预制混凝土上部基础底部四角的包角,包角与预制混凝土上部基础的侧面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预制混凝土下部基础与混凝土楼板之间增设了隔振层,隔振层材料优选橡胶;在预制混凝土下部基础与限位墩之间布置了弹簧板;在预制混凝土下部基础顶部增设了预制混凝土上部基础,并通过弹簧座组件进行弹性连接,将建筑设备放置在预制混凝土上部基础上,对建筑设备的振动进行了有效隔离,最大程度地减小了振动荷载对建筑使用功能造成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建筑使用舒适度,
2.预制混凝土下部基础与预制混凝土上部基础之间的弹簧座组件的设计,十分稳固;预制混凝土下部基础通过限位层、限位墩以及弹簧板进行多重限位固定,保证了在受地震以及风荷载作用下整个装置的平稳,建筑设备可以正常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423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