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炉水循环泵入口的新型管道布置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42302.8 | 申请日: | 2020-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06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栗润喆;姜海东;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40 | 分类号: | F04D29/40;F04D15/0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 地址: | 15004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水循环 入口 新型 管道 布置 结构 | ||
用于炉水循环泵入口的新型管道布置结构。亚临界及以上参数锅炉一般配备炉水循环泵设备,随着电厂更广泛深度的参与电网调峰,炉水循环泵的启停更加频繁,造成炉水杂质随循环泵入口管道进入到泵体。目前绝大部分循环泵入口管道都是从下降管或贮水箱直接通到循环泵本体,中间未设计排污管,很容易造成杂质从管道直接进入泵本体。本实用新型的组成包括:T型弯头(2),所述的T型弯头一端和炉水循环泵入口管道(1)连接,另一端和收集器(4)连接,中间部分连接水平管道(3),所述的收集器底部连接有疏水管道(5),所述的水平管道另一端和循环泵本体(6)连接。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炉水循环泵入口的新型管道布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炉水循环泵入口的新型管道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亚临界及以上参数锅炉一般配备炉水循环泵设备,随着电厂更广泛深度的参与电网调峰,炉水循环泵的启停更加频繁,造成炉水杂质随循环泵入口管道进入到泵体,由于泵叶轮、主轴与外壳存在一定间隙,杂物沿着间隙进入炉水泵腔室。杂质一段进入炉水泵腔室,随着冷却水系统进行循环,无论是推力瓦还是导向轴承都会受到一定损伤,轴承受到损伤后炉水泵运行转子产生晃动量增大,杂质进入腔室的机率就越大,最终损坏炉水泵,循环泵的检修周期不足两年,且维修费用高检修周期长,影响电厂效益。目前绝大部分循环泵入口管道都是从下降管或贮水箱直接通到循环泵本体,中间未设计排污管,很容易造成杂质从管道直接进入泵本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炉水循环泵入口的新型管道布置结构,通过优化该入口管道结构避免杂质进入循环泵本体。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炉水循环泵入口的新型管道布置结构,其组成包括:T型弯头,所述的T型弯头一端和炉水循环泵入口管道连接,另一端和收集器连接,中间部分连接水平管道,所述的收集器底部连接有疏水管道,所述的水平管道另一端和循环泵本体连接。
所述的用于炉水循环泵入口的新型管道布置结构,所述的水平管道上安装有炉水循环泵入口管道闸阀,所述的疏水管道上依次安装有疏水管路排污一次门和疏水管路排污二次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T型弯头、收集器及水平管道,并在收集器盲端设置排污管道,杂质沉积在收集器处,与入口水平管道形成水平落差,杂质不会随管道中介质流入循环泵本体,沉积的杂质可通过开启排污管道阀门排出。通过减小杂质进入循环泵本体的几率从而减小泵体损坏的几率,延长循环泵使用周期,提高利用率的同时减少检修费用,能够有效减少杂质进入循环泵且不影响循环泵的正常使用、检修。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水循环泵入口管道,2、T型弯头,3、水平管道,4、收集器、5、疏水管道,6、循环泵本体,7、炉水循环泵入口管道闸阀,8、疏水管路排污一次门,9、疏水管路排污二次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炉水循环泵入口的新型管道布置结构,其组成包括:T型弯头2,所述的T型弯头一端和炉水循环泵入口管道1连接,另一端和收集器4连接,中间部分连接水平管道3,所述的收集器底部连接有疏水管道5,所述的水平管道另一端和循环泵本体6连接。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炉水循环泵入口的新型管道布置结构,所述的水平管道上安装有炉水循环泵入口管道闸阀7,所述的疏水管道上依次安装有疏水管路排污一次门8和疏水管路排污二次门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423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相异步电动机的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驱动叉车变速箱摩擦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