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NB_IOT的智能门锁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41920.0 | 申请日: | 2020-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82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余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 代理人: | 何碧珩;赵志鹏 |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杭州市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nb_iot 智能 门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NB_IOT的智能门锁,包括门锁本体和卡,门锁本体上设置密码按键输入模块、NB_IOT无线模组、MCU、卡感应模块、开锁电机和电源模块;所述密码按键输入模块设置在门锁本体的正面,卡感应模块设置在门锁本体的正面偏上位置或者在门锁本体的顶面上,NB_IOT无线模组、MCU、开锁电机和电源模块设置在门锁本体的内部;密码按键输入模块、NB_IOT无线模组、卡感应模块、开锁电机和电源模块都与MCU电性连接,其中NB_IOT无线模组、开锁电机受MCU控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计简单,操作便捷,能很好提高整体寿命的一种基于NB_IOT的智能门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基于NB_IOT的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门锁还是使用传统的钥匙锁,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智能门锁出现在市场上,但是现有的门锁在整体设计和开锁方式多样化上的控制上并没有很好的体验。并且有的智能门锁需要安装过线器,穿过空心的门体,且门体旋转部分需要走线,实现为智能门锁供电,对门的制造工艺要求较高,因而成本较高,使用不便。
如何提升使用体验,对智能门锁的设计提出考验,而且随着智能门锁采用内置电源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内置的电源是一个随着时间输出电流会慢慢变化,从而严重影响到智能门锁的寿命。如何能有效提高整体使用寿命成为各个企业需要攻克的难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设计简单,操作便捷,能很好提高整体寿命的一种基于NB_IOT的智能门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NB_IOT的智能门锁,包括门锁本体和卡,门锁本体上设置密码按键输入模块、NB_IOT无线模组、MCU、卡感应模块、开锁电机和电源模块;所述密码按键输入模块设置在门锁本体的正面,卡感应模块设置在门锁本体的正面偏上位置或者在门锁本体的顶面上,NB_IOT无线模组、MCU、开锁电机和电源模块设置在门锁本体的内部;密码按键输入模块、NB_IOT无线模组、卡感应模块、开锁电机和电源模块都与MCU电性连接,其中NB_IOT无线模组、开锁电机受MCU控制。
进一步的,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蓄电池和降压保护电路,包括降压芯片U5、降压芯片U8、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容C4、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3和电路选择开关S1;降压芯片U5的1号引脚、3号引脚间连接电阻R11,且电阻R11的两端端与电源蓄电池连接;降压芯片U5的2号引脚接地,降压芯片U5的5号引脚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并与电路选择开关S1的1号引脚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降压芯片U5的4号引脚与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3的一端、降压芯片U8的1号引脚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电容C9的一端连接,且与MCU连接;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
降压芯片U8的2号引脚接地,降压芯片U8的3号引脚与电阻R13的另一端一起接地,降压芯片U8的4号引脚与电阻R14的一端连接,且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电容C13的一端连接,并且该端与MCU连接,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降压芯片U8的5号引脚与电容C10的一端连接,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降压芯片U8的5号引脚与电路选择开关S1的2号引脚连接;
开关S1的3号引脚与MCU连接。
进一步的,电源蓄电池采用可拆卸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制作方便,实用性强,极易推广使用。
2,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门锁基于NB_IOT物联网技术,采用密码锁和对应的密码卡感应来启动门锁,更好的提高了整体的开锁体验。还结合降压保护电路进行电源蓄电池的降压设计,使电源模块在使用输出上能更好的贴合相应元器件的运作电压,有效延长元器件使用寿命,从而整体上提高智能门锁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电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419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MBR智能污水处理系统的沼气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阀体退丝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