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负极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40382.3 | 申请日: | 2020-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13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屈仁杰;翁勇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33 | 分类号: | H01M4/133;H01M4/587;H01M4/36;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成都四合天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4 | 代理人: | 董斌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负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负极片;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述集流体覆盖有第一活性层,所述第一活性层上覆盖有第二活性层;所述第一活性层和第二活性层的材质均为石墨,且所述第二活性层的颗粒堆垛空隙大于第一活性层的颗粒堆垛空隙。本实用新型在电池负极的集流体上依次覆盖第一活性层和第二活性层,且所述第二活性层的颗粒堆垛空隙大于第一活性层的颗粒堆垛空隙;其中第一活性层可承受较高压密和提供较高的能量密度,第二活性层表面大、颗粒堆垛空隙多,有利于电解液浸润和提供较多的活性点位,从而快速接受锂离子,具有快充能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负极片可以使电池在具备快充能力的同时兼顾较高的能量密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负极片。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动力电池市场的需求逐渐扩大,人们对动力电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长续航和快充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是现有的EV类锂离子电池在保证快充能力的同时,难以兼顾能量密度。因此如何兼顾电池的充电速度和能量密度,是本领域内普遍面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EV类锂离子电池难以兼顾能量密度和充电速度,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负极片,以通过外层颗粒堆垛空隙大于内层颗粒堆垛空隙的两层活性涂层,兼顾电池的充电速度和能量密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池负极片,包括集流体,所述集流体覆盖有第一活性层,所述第一活性层上覆盖有第二活性层;所述第一活性层和第二活性层的材质均为石墨,且所述第二活性层的颗粒堆垛空隙大于第一活性层的颗粒堆垛空隙。
本实用新型在电池负极的集流体上依次覆盖第一活性层和第二活性层,且所述第二活性层的颗粒堆垛空隙大于第一活性层的颗粒堆垛空隙。因此第一活性层相对于第二活性层可承受较高压密,且石墨容量高,可提供较高的能量密度。而第二活性层相对于第一活性层压密较低,但其比第一活性层表面更大,颗粒堆垛空隙更多,更有利于电解液浸润,同时还能提供更多活性位点,从而快速接受锂离子,具有快充能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负极片可以使电池在具备快充能力的同时兼顾较高的能量密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性层为片状石墨层,由于片状的石墨具有各向异性,能够确保第一活性能能够承受较高的压密,确保电池有足够的能量密度。
作为第一活性层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活性层石墨的长径比为2~10。
优选的,所述第二活性层为球状石墨层,球状石墨虽然压密交底,但其比表面大、颗粒堆垛空隙多,从而有利于电解液浸润,同时还能提供较多的活性位点,进而能够快速接受锂离子,确保电池具有快充能力。
作为第二活性层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活性层活性物的长径比为1~1.8。
作为集流体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集流体的材质为铜或铜合金。
为确保电池有足够的能量密度和充电速度,所述集流体各表面均依次覆盖有第一活性层和第二活性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电池负极的集流体上依次覆盖第一活性层和第二活性层,且所述第二活性层的颗粒堆垛空隙大于第一活性层的颗粒堆垛空隙;相比于单一材料制成的负极极片,第一活性层可承受较高压密,且石墨容量高,可提供较高的能量密度;第二活性层表面大,颗粒堆垛空隙多,有利于电解液浸润,同时还能提供较多的活性位点,以快速接受锂离子,具有快充能力。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电池在具备快充能力的同时兼顾较高的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403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芬苯达唑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草莓温室种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