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极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39517.4 | 申请日: | 2020-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48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 发明(设计)人: | 臧世伟;刘文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66 | 分类号: | H01M4/66;H01M4/70;H01M4/74;H01M10/0525;H01M4/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99 | 代理人: | 刘昌刚 |
| 地址: | 4041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量 储存 装置 正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极片,包括集流体,活性材料层,所述活性材料层涂覆在所述集流体上,所述活性材料层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层、第一复合材料层以及第二复合材料层;所述的第一复合材料层包覆在正极活性材料层的外表面,第一复合材料层呈多孔网状;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包覆于第一复合材料层,第二复合材料层为氧化锆颗粒,且氧化锆颗粒呈多孔中空球形形状;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上的孔洞与第二复合材料层上的孔洞连通后,形成用于使锂离子穿过的通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极大减少电解液和锂离子正极活性材料层的副反应,从而提高电池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量储存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极片,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
背景技术
锂系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和锂电池,锂电池主要采用纯锂金属作为电极,由于锂金属较为活泼,因此锂电池具有较大的危险,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一般是锂离子电池,比如在电脑等电子器件中。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
锂离子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过程中完成的嵌入或者脱嵌过程就是在正极或者负极材料中实现的,由于正负极材料的质量比为3:1-4:1,因此正极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着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其成本也直接决定电池成本高低,现有技术中一般直接将钴酸锂、锰酸锂或者磷酸铁锂等活性材料混合胶粘剂导电剂等涂敷在集流体上,制成正极极片放入电池中直接接触电解液,这样会导致正极极片上面的正极材料和电解液直接接触,在多次充放电后,正极极片上面的正极材料会和电解液发生副反应,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极片,具体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可以极大减少电解液和锂离子正极活性材料层的副反应,从而提高电池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极片,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集流体、活性材料层,所述活性材料层涂覆在所述集流体上,所述活性材料层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层、第一复合材料层以及第二复合材料层;
所述的第一复合材料层包覆在正极活性材料层的外表面,第一复合材料层呈多孔网状;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包覆于第一复合材料层,第二复合材料层为氧化锆颗粒,且氧化锆颗粒呈多孔中空球形形状;
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上的孔洞与第二复合材料层上的孔洞连通后,形成用于使锂离子穿过的通道。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为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中的一种。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上的孔洞的直径为10-15nm。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氧化锆颗粒上的孔洞的直径为15-20n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第一复合材料层形成多孔网状结构,第二复合材料采用多孔中空球形氧化锆颗粒,当第二复合材料层包覆在第一复合材料层表面时,会形成只供锂离子穿过的通道,避免了正极材料和电解液直接接触,极大的减少了电解液和锂离子正极活性材料层的副反应,从而提高了电池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极片的活性材料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395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功率传输装置
- 下一篇:储油罐内部压力监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