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自循环渗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38929.6 | 申请日: | 2020-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68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源;李沐华;李汶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五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14;E03F5/10;A01G25/02;B01D3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城市 雨水 花园 循环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自循环渗蓄结构,其包括:集水井和储水井,过滤组件和浇灌组件,所述储水井通过连接管与所述集水井连通,所述过滤组件安装于所述储水井以对储水井内的水进行过滤,所述浇灌组件设置于储水井以抽水对植物进行浇灌。本申请具有实现改善雨水难以收集并利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海绵城市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自循环渗蓄结构。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滤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目前, 花园也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部分,且花园的需水量较大,在花园内或者靠近花园的路面上通常也设置有排水结构,大部分均通过地表流动的方式将过量雨水排出,这种方式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当长时间不下雨时,花园用水需要再次接通自来水管进行浇灌,造成浪费水资源的问题,不符合海绵城市的理念要求。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雨水通过地表流动排出,难以收集起来利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雨水难以收集并利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自循环渗蓄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自循环渗蓄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自循环渗蓄结构,包括:集水井和储水井,过滤组件和浇灌组件,所述储水井通过连接管与所述集水井连通,所述过滤组件安装于所述储水井以对收集到的水进行过滤,所述浇灌组件设置于储水井以抽水对植物进行浇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量较大时,雨水从植被层的流到集水井,接着通过连接管流到的储水井,雨水在储水井内经过过滤组件的过滤后的被存储起来,等植被层需要浇灌时,启动浇灌组件抽取储水井经过滤的水进行浇灌植物,从而实现改善雨水难以收集并利用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隔板和过滤件,两所述隔板间隔安装于储水井并将储水井依次隔开成滤水池、沉积池和储水池,所述过滤件安装于隔板以对水进行过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通过连接管来到储水井时,首先到达滤水池,滤水池内的水通过过滤件过滤后到达沉积池,沉积池内的水经沉积和过滤后到达储水池,储水池将过滤后水进行存储以备需要时使用,从而便实现将雨水进行过滤并收集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过滤件为过滤网,一所述过滤网安装于位于所述滤水池与沉积池之间的隔板的底部且抵接于所述储水井的底板,另一所述过滤网安装于位于所述沉积池与储水池之间的隔板的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进入到滤水池时,过滤网将比网孔打的垃圾阻挡在滤水池内,实现对雨水的第一次过滤;当经过过滤网到达沉积池时,水内的小颗粒在沉积池内进行沉淀,直到沉积池内的水位高于过滤网的安装高度时,水才能从过滤网流到储水池,在这个过程中,过滤网能够将对水进行再一次过滤,从而改善流进储水池内的水的污浊程度,进而实现对雨水的过滤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浇灌组件包括:水泵、水管和灌溉件,所述水泵安装于储水池,所述灌溉件用于铺设于植被层以对植被进行灌溉,所述水管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另一端延伸至储水池外且连接于所述灌溉件的进水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进行灌溉时,首先开启水泵,水泵随之抽取储水池内的水进行输送给灌溉件,水从灌溉件的进水端进入灌溉件后,灌溉件开始对花园里的植被进行浇水,从而实现对收集起来的雨水的再利用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五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五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389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建筑用环保监控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公路技术的防滑坡用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