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药材垄沟松土耙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37957.6 | 申请日: | 2020-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26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盈;翟铁宏;郭斌;刘树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盈;翟铁宏 |
| 主分类号: | A01B1/14 | 分类号: | A01B1/14 |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5 | 代理人: | 李辉 |
| 地址: | 121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材 垄沟 松土 | ||
中药材垄沟松土耙,包括耙梁、耙柄和耙齿,所述耙梁为倒U型,所述耙柄固定安装在耙梁横边,所述耙齿为二组,二组耙齿分置于耙梁二个竖直边下端。其可进行双垄松土,松土速度快,效率高,松土阻力小,松土强度低,且松土结构稳定,扎土时力道均匀不易倾倒,避免损伤中药材秧苗,提高中药材秧苗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材种植农具,尤其涉及一种中药材垄沟松土耙。
背景技术
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增强中药材秧苗根部的呼吸作用,需要对垄沟松土。目前,采用的松土工具为锄头,使用锄头松土存在以下问题:1、锄头只能单垄松土,松土速度慢,效率低。2、锄头下端为扁平状,松土阻力大,松土强度高。3、且锄头为窄高结构,松土结构不稳定,因扎土时力道不均倾倒而损伤中药材秧苗,中药材秧苗成活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中药材垄沟松土耙,其可进行双垄松土,松土速度快,效率高,松土阻力小,松土强度低,且松土结构稳定,扎土时力道均匀不易倾倒,避免损伤中药材秧苗,提高中药材秧苗成活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中药材垄沟松土耙,包括耙梁、耙柄和耙齿,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耙梁为倒U型,所述耙柄固定安装在耙梁横边,所述耙齿为二组,二组耙齿分置于耙梁二个竖直边下端。
进一步优选,所述耙梁与耙柄共面,所述耙齿与耙梁垂直。
进一步优选,所述耙梁的二个竖直边间距15cm。
进一步优选,在耙梁的二个竖直边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横梁,所述耙齿固定安装在对应侧横梁。
进一步优选,所述耙梁的竖直边位于对应侧横梁中点。
进一步优选,每组耙齿数量为三根,三根耙齿等距分布,同组耙齿的齿距为3cm。
进一步优选,所述耙齿的齿长为15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二组分置于耙梁左右两侧的耙齿,其可进行双垄松土,松土速度快,效率高,且二组耙齿扎土时,松土结构稳定,扎土时力道均匀不易倾倒,避免损伤中药材秧苗,提高中药材秧苗成活率。
2、耙齿为针状结构,松土阻力小,松土强度低。
3、由于耙梁为倒U型,松土过程中,倒U型耙梁跨越种植在田垄上的中药材秧苗,对中药材秧苗无损伤,提高了中药材秧苗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耙梁,2-耙柄,3-耙齿,4-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中药材垄沟松土耙,包括耙梁1、耙柄2和耙齿3,所述耙梁1为倒U型,所述耙柄2固定安装在耙梁1横边,所述耙梁1的二个竖直边间距15cm,在耙梁1的二个竖直边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横梁4,所述耙梁1的竖直边位于对应侧横梁4中点,所述耙齿3为二组,每组耙齿3数量为三根,三根耙齿3等距分布,同组耙齿3的齿距为3cm,所述耙齿3的齿长为15cm。二组耙齿3分置于对应侧横梁4,所述耙梁1与耙柄2共面,所述耙齿3与耙梁1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将左右两组耙齿3扎入田垄两侧的垄沟,沿垄沟方向进行松土作业,两行垄沟同时松土,加快了松土速度,提高了松土效率,松土结构稳定,不易倾倒,避免损伤中药材秧苗。松土过程中,倒U型耙梁1跨越种植在田垄上的中药材秧苗,对中药材秧苗无损伤,提高了中药材秧苗成活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盈;翟铁宏,未经李盈;翟铁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379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像安全传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润滑油调和用静态混合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