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32308.7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8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程汉东;陈超;周翔;罗勇;郑琦巍;陈雨轩;胡仲行;余飞;刘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博能上饶客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3/24 | 分类号: | E05B83/24;E05B85/00;B62D25/10;B62D25/12 |
代理公司: | 南昌合达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2 | 代理人: | 张静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上***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置 引擎盖 开启 装置 | ||
一种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包括轴套、支架、设置在仪表台上的安装座和把手,所述轴套依次贯穿安装座、支架后并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形成可拆卸的安装体;所述把手包括连接的把手部和轴部,其轴部穿过轴套后连接有转动盘,轴部径向向外套设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的一端连接在转动盘的盘面上,另一端连接在安装座上;支架上固定有软轴总成,软轴总成的软线端连接有卡头,所述转动盘的边缘上设置有容线槽,边缘上还设置有卡槽,卡头卡接在卡槽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是设置在仪表台上的,优化了空间布局,并且是通过旋转的方式来完成引擎盖第一道锁的开启,相对现有的轴向施力开始方式具有很好的省力效果,具有很高的操作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擎盖开启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客车的引擎盖一般设置有两道锁,第一道锁是车内引擎盖开启装置,绝大部份客车的引擎盖开启装置都设置在驾驶员左侧的仪表台下面,当拉开车内引擎盖开启装置后,车辆的引擎盖会向上弹起20~30mm的位移;第二道锁为设置在引擎盖锁下方的一个弯钩小拉手,拉动小拉手能顺势抬起引擎盖,如此便打开了引擎盖。
现有的客车引擎盖开启方式,其第一道锁大都是通过用手拉动引擎盖开启装置来达成目的,一方面由于没有省力的力矩结构,只通过轴向用力拉动开关,非常吃力;另一方面引擎盖开启装置都是独立于仪表台外的,美观程度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根据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来解决,接下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阐述。
一种前置引擎盖开启装置,包括轴套、支架、设置在仪表台上的安装座和把手,所述轴套依次贯穿安装座、支架后并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形成可拆卸的安装体;所述把手包括连接的把手部和轴部,其轴部穿过轴套后连接有转动盘,轴部径向向外套设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的一端连接在转动盘的盘面上,另一端连接在安装座上;支架上固定有软轴总成,软轴总成的软线端连接有卡头,所述转动盘的边缘上设置有容线槽,边缘上还设置有卡槽,卡头卡接在卡槽处,软轴总成的软线随着转动盘的转动而盘卷在容线槽内。
优选地,所述转动盘的下盘面设置有定位块,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翻起的折边作为限位边;保证开启时的开启方向始终唯一。
优选地,所述的回位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在不施加力于对把手时,转动盘在回位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其上的定位块始终紧贴在支架的限位边上。
优选地,所述把手的轴部端部设置有螺纹段,在临近螺纹段的轴部上设置有配合面,配合面在轴部上呈现台阶状,配合面与转动盘的中部连接,轴部端部的螺纹段外延至转动盘的另一侧并与第二自锁螺母螺纹连接,转动盘与第二自锁螺母之间增设有平垫片;进而将转动盘紧固在轴部的配合面上,转动盘与把手联动。
优选地,所述把手的轴部在靠近配合面处还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处设置有弹性挡圈;弹性挡圈将起到限位作用,使得把手在其轴向上只能在一定的小范围内运动,进而保证转动盘与软线的作用力方向始终在容线槽内,避免了转动盘在收线时出现软线打滑现象。
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一开槽,软轴总成放置在开槽处,并通过支架两侧设置的第一自锁螺母将软轴总成固定在支架上;使得软轴总成安装拆卸便捷。
优选地,所述回位弹簧的两端为直线的插销端,分别插在转动盘、安装座上开设的销孔处。
优选地,所述插销端的长度与销孔的深度保证了在转动盘转动过程中,插销端与销孔始终处于配合状态。
所述销孔贯穿转动盘、安装座,所述回位弹簧两端的插销端穿过销孔后,在穿过销孔的一端再次弯折;以确保插销端与销孔始终处于配合状态。
优选地,所述转动盘的边缘上设置的卡槽数量为多个,通过设置的多个卡槽便于软线长度的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博能上饶客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博能上饶客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323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