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管切开处的渗液收集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25685.8 | 申请日: | 2020-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8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吕杨锦;贾旭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新篇律师事务所 33371 | 代理人: | 张冬尧 |
| 地址: | 3100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管 切开 收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切开处的渗液收集器,涉及医疗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围合在气切套管周围的集液圈,所述集液圈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处设有相互配合的锁扣结构,所述集液圈与皮肤接触面设有防压贴附层;所述集液圈内侧设有引流孔,所述集液圈内部设有引流通道,所述引流孔与所述引流通道连通,所述引流通道上还设有穿透所述集液圈的出液口。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及时收集患者气管切开处安装的气切套管周围的渗漏液的装置,替代传统的医用纱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管切开处的渗液收集器。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是ICU对危重病人进行抢救和有效救治的一种手段。在护理该类病人过程中气管切开处皮肤护理是护理重点之一。但是临床上气管切开患者经常会出现气切口有渗液流出,污染床单位同时易导致患者气切口皮肤发红,肿胀,甚至糜烂,增加患者痛苦,引起护患纠纷;同时护士需额外更换被污染的床单,增加护理工作量。
授权公告号为:CN 106474615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术后伤口引流渗漏液收集器,工作时需要将引流管插入粘贴部的引流管引入孔才能够对伤口处的渗漏液进行收集,不能适用于气切套管处渗液的收集。
授权公告号为:CN 209847942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腹部手术切口渗漏液收集装置,该专利技术对于气管切开处的渗液不能够完全适用。
为了保护患者气切处皮肤,减轻护理工作量,设计一款能收集气切口渗液的收集器。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尤其是提供一种气管切开处的渗液收集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市场上现有的渗漏液收集器不能够适用于气管切开处的渗漏液收集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气管切开处的渗液收集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管切开处的渗液收集器,包括围合在气切套管周围的集液圈,所述集液圈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处设有相互配合的锁扣结构,所述集液圈与皮肤接触面设有防压贴附层;所述集液圈内侧设有引流孔,所述集液圈内部设有引流通道,所述引流孔与所述引流通道连通,所述引流通道上还设有穿透所述集液圈的出液口,为增加本收集器的收集效果可以在所述出液口处连接外界负压吸引装置。
优选地,所述引流孔上设有单向阀膜,所述出液口还设有导管,所述导管连接有密闭的集液瓶,所述集液瓶上设有进液接口和负压泵接口,所述进液接口与所述导管密闭连接,所述负压泵接口用于连接外界负压泵。
优选地,所述锁扣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T型滑槽和T型滑块,所述集液圈缺口处内侧分别设有半个引流孔,所述集液圈通过锁扣结构锁扣时缺口处的半个引流孔围合形成整个引流孔。
优选地,所述集液圈为圆环形结构,所述集液圈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成,所述防压贴附层采用防压损敷料材料制成,所述防压贴附层上还设有一层可撕开的防粘贴层。
优选地,所述引流孔沿集液圈内侧均匀分布,所述引流孔为圆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气切管周围围合一个集液圈,并通过外界的负压泵将气切套管外渗漏的液体通过引流孔吸走并经引流通道出液口流到外界。渗漏液被吸干后具有以下好处:
(1)避免渗液污染衣服、床单等,减少更换的频率,减轻护士工作量;
(2)避免渗液浸渍皮肤,减少刺激性皮炎的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集液圈和导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未经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256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设备
- 下一篇:一种液体收集再分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