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苯酚的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22419.X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94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沐霖;杨小云;朱永茂;王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欧亚合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酚 废水处理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含苯酚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高于出水口,箱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箱体分隔为连通进水口的第一腔室和连通出水口的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上端设有滴灌催化剂的滴灌装置,箱体外设有连通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的连接管,连接管上设有将第一腔室中的废水抽送至第二腔室中的水泵。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设置第二腔室,利用水泵对第一腔室内经过反应后的废水抽至第二腔室内继续反应吸收,实现对废水内的苯酚多次吸收,从而增强含苯酚废水的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废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含苯酚的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生活中缺乏不了塑料的使用,由于酚醛模塑料缩合性能好,绝缘性高,大多采用酚醛模塑料制成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塑料,如文件用品、瓶盖等一些绝缘器件,起到绝缘作用。而在生产酚醛模塑料时会产生含有苯酚的废水,苯酚有毒且具有腐蚀性,含苯酚的废水排放至外界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现有的废水处理装置如公告号为CN209619051U公开的一种含有苯酚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废水收集罐,所述废水收集罐与生产车间的排污口相接;氧化反应釜,所述氧化反应釜的入口与所述出水管相连,所述氧化反应釜上设置有催化剂添加管,所述氧化反应釜底部设置有曝气器,所述氧化反应釜下方设置有出液口;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由搅拌电机、搅拌轴以及主搅拌桨和副搅拌桨组成,所述搅拌电机与所述搅拌轴相连;过滤罐,所述过滤罐的进料口与所述出液口相接,所述过滤罐的内壁上设置有电磁铁,所述过滤罐底部设置有活性炭滤芯。
上述相关技术中,发明人认为:含有苯酚的废水经过氧化反应釜时被催化,并通过搅拌机构对废水和催化剂反应,最后通过过滤罐排出。但是在对含有苯酚的废水处理过程中,进入废水收集罐内的废水只经过一次催化反应后就进入过滤罐排出,废水中仍含有少量的苯酚,使得苯酚处理不够彻底,处理含苯酚的废水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增强含苯酚的废水的处理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苯酚的废水处理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含苯酚的废水处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含苯酚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高于所述出水口,所述箱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分隔为连通所述进水口的第一腔室和连通所述出水口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上端设有滴灌催化剂的滴灌装置,所述箱体外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将第一腔室中的废水抽送至第二腔室中的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废水进行处理时,将含苯酚的废水从进水口通入第一腔室,第一腔室上装有催化剂的滴灌装置对进入的废水进行滴灌。催化剂滴入废水内与苯酚发生反应,将废水内的苯酚进行吸收。进行催化反应后的废水经过水泵的抽送,将第一腔室内的废水从连接管输送至第二腔室内,第二腔室内的滴灌装置再次对废水进行滴灌,催化剂再次融入废水中与废水中残留的苯酚进行反应,实现对废水中苯酚的多次吸收。因此通过设置第二腔室,利用水泵对第一腔室内经过反应后的废水抽至第二腔室内继续反应吸收,实现对废水内的苯酚多次吸收,从而增强含苯酚废水的处理效果。
优选的,所述滴灌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内顶部的若干滴管、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外侧壁上与若干所述滴管相连通的横管、设置于所述箱体上与所述横管相连通的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内装有催化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滴灌装置对废水进行滴灌催化时,废水从进水口进入第一腔室内,储液箱内的催化剂流向横管,经过横管的分散,均匀的流向滴管,再从滴管流出滴入至下方的废水中,实现对废水进行催化反应,以吸收废水中的苯酚。因此通过设置存放催化剂的储液罐,利用横管的均匀分流,实现若干滴管中催化剂的滴灌,以便滴灌催化剂与废水中的苯酚进行反应。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所述滴管外套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下方交错设置有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欧亚合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欧亚合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224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