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错动和张开综合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16736.0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4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传庆;李玲玉;崔国建;高阳;周辉;胡大伟;卢景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詹守琴 |
地址: | 43007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错动 张开 综合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错动和张开综合监测装置,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所述错动和张开综合监测装置包括:若干弹性件的第一端均可转动式地与伸缩杆连接,若干弹性件的第二端均可转动式地与第二固定盘连接;若干应变片与若干弹性件一一对应,应变片固定设置在相对应的弹性件上,应变片与控制器连接;拉线传感器设置在伸缩杆内,拉线传感器的第一端与第一固定盘固定连接,拉线传感器的第二端与第二固定盘固定连接,拉线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错动和张开综合监测装置实现了界面或者材料错动和张开同时发生时,可综合监测错动方向、错动量和张开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错动和张开综合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岩体是一种复杂的结构体,受众多的节理、裂隙、软弱夹层、断裂等不连续面的影响,其中节理、夹层、断层等宏观不连续面对岩体力学特征的影响不容忽视,而不连续面的力学特征和工程地质特征对工程稳定性的判断至关重要。因此,对于岩体相关工程的变形和稳定性问题首先要分析清楚不连续面的错动和张开的信息,以便进一步分析不连续面的力学特征。
当前可以应用的断层活化监测技术相对较多,主要包括高密度电法监测、注水试验和微地震监测等,这些监测技术主要得到岩体破裂的相关信息,并依据一定的理论判断断层活化的程度,但是这些技术都是间接监测方法,需要借助一定的理论来判断分析,而非直接监测。
现有技术中,是将监测锚索穿过地震带断层,通过安装应力传感器进行内应力变化监测,计算断层面间的剪切力大小,此方法虽然可以得到断层错动的位移,但具有一定的缺陷:首先,在安装监测锚索时,无法准确判断锚索是否穿过错动面,其次,监测锚索只能针对特定的方向,并不能判断断层的走向,这些问题将导致所测得的错动位移与实际存在一定的差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错动和张开综合监测装置,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监测锚索穿过地震带断层,通过安装应力传感器进行内应力变化监测,无法准确判断锚索是否穿过错动面,监测锚索只能针对特定的方向,并不能判断断层的走向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错动和张开综合监测装置,用于监测第一盘与第二盘之间的错动和张开,所述第一盘与所述第二盘之间设置有断层面,所述错动和张开综合监测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伸缩杆、拉线传感器、控制器、若干应变片及若干弹性件;所述第一固定盘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盘上,所述第二固定盘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盘上;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可转动式地与所述第一固定盘连接,所述伸缩杆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盘、所述断层面及所述第二盘,且可转动式地与所述第二固定盘连接;若干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均可转动式地与所述伸缩杆连接,若干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均可转动式地与所述第二固定盘连接;若干所述应变片与若干所述弹性件一一对应,所述应变片固定设置在相对应的弹性件上,所述应变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拉线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伸缩杆内,所述拉线传感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盘固定连接,所述拉线传感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盘固定连接,所述拉线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盘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断层面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盘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形成监测通道,所述伸缩杆设置在所述监测通道内。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均设置在所述监测通道内。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设置在伸缩杆长度的1/3-1/2处。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等角度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盘上。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固定盘之间的夹角角度为30-8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盘与所述第二固定盘的尺寸相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167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导线圈组件
- 下一篇:一种高效的电机控制器冷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