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壳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15910.X | 申请日: | 2020-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69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艳 |
| 主分类号: | H04M1/18 | 分类号: | H04M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23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壳 | ||
一种手机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复位部、充电线和滑动件,第一壳体正面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侧壁上设有与手机充电插口电性连接的充电插头,第一壳体背面设有充电腔,且充电腔输出端与充电插头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二壳体正面可拆卸地安装在充电腔内,且第二壳体正面设有与充电腔配合连接的充电块,充电块输出端与充电腔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二壳体内设有容纳腔,充电线一端可拉伸地设置在容纳腔内,充电线另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二壳体背面,且充电线输出端与充电块输入端电性连接,复位部安装在容纳腔内,并与充电线驱动连接,滑动件贯穿第二壳体侧壁至容纳腔内,并与第二壳体滑动连接,用以限制充电线收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壳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机壳。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手机必不可少,市面上带充电线的手机壳往往充电线较短,或是因为结合了充电线而使手机壳过大过厚,同时大多数手机壳被手机自身开孔位置限制,充电口往往都在手机底部,玩游戏时容易挡手影响游戏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机壳,该手机壳带有较长且便于收纳的充电线,充电线可拆卸的安装在手机壳背面,且该手机壳可通过充电线与手机壳背面的充电腔连接为手机充电。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机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复位部、充电线和滑动件,第一壳体正面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侧壁上设有与手机充电插口电性连接的充电插头,第一壳体背面设有充电腔,且充电腔输出端与充电插头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二壳体正面可拆卸地安装在充电腔内,且第二壳体正面设有与充电腔配合连接的充电块,充电块输出端与充电腔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二壳体内设有容纳腔,充电线一端可拉伸地设置在容纳腔内,充电线另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二壳体背面,且充电线输出端与充电块输入端电性连接,复位部安装在容纳腔内,并与充电线驱动连接,滑动件贯穿第二壳体侧壁至容纳腔内,并与第二壳体滑动连接,用以限制充电线收缩。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充电腔处还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底部设有多个磁吸件。
优选地,所述充电块底部设有与所述限位槽配合连接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多个与磁吸件相吸附的磁片,第二壳体背面设有卡槽。
优选地,所述复位部包括固定轴和弹簧,所述固定轴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弹簧靠近轴心一端与固定轴固定连接,以使弹簧固定在容纳腔内。
优选地,所述充电线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卡槽配合连接的线头,充电线远离线头的一端与容纳腔固定连接,充电线与弹簧贴合放置在容纳腔内,以使弹簧复位,进而牵引充电线往容纳腔内收缩。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外边沿还设有滑动件,且滑动件与第二壳体滑动连接,所述滑动件部分延伸至容纳腔内,并与充电线相抵,以限制充电线收缩。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背面与卡槽相邻处还设有支架。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充电口设置在手机壳背面,使得手机充电时充电线不会挡手,同时充电线可拆卸地设置在手机壳背面,不需要充电时可以拿下,使手机壳更加轻薄。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壳体背面的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壳体正面的外观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艳,未经刘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159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优化遥测心电监护导联保护套
- 下一篇:风机的偏航减速机地脚螺栓紧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