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光通信的李萨如图形演示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15528.9 | 申请日: | 2020-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06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晋萱;罗海军;沈雨婷;马瑜;周扬扬;吴晶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9B23/06 | 分类号: | G09B23/06;G09B2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曹鹏飞 |
| 地址: | 325035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通信 李萨如 图形 演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光通信的李萨如图形演示仪,包括:音频输出设备、调制解调器、光源、第一打点计时器、第二打点计时器和硅光电池板;音频输出设备、调制解调器和光源依次通过线束电性连接;第一打点计时器上具有第一振动片,第二打点计时器上具有第二振动片,第一振动片与第二振动片的振动方向相垂直;第一振动片上设置有第一平面镜片,第二振动片上设置有第二平面镜片;光源输出的光信号依次经第一平面镜片和第二平面镜片反射至硅光电池板上。本实用新型将李萨如图形与音频信号的光电传输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实现李萨如图形的稳定输出,还能够通过声电转换、电光转换、光电转换和电声转换,实现声音的还原输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演示仪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光通信的李萨如图形演示仪。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多数的李萨如图形实验教学中,利用示波器显示李萨如图形是较为常见的手段。当示波器的X轴与Y轴分别加上振荡频率不同的电信号时,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李萨如图。但是,利用示波器来显示李萨如图形,实验原理难以直观显示,演示效果不够生动形象直观,同时具有便携性比较差、演示成本较高等缺点。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将成本低、实现简单且演示效果形象的基于光通信的李萨如图形演示仪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光通信的李萨如图形演示仪,将李萨如图形与音频信号的光电传输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实现李萨如图形的稳定输出,还能够通过声电转换、电光转换、光电转换和电声转换,实现声音的还原输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光通信的李萨如图形演示仪,包括:音频输出设备、调制解调器、光源、第一打点计时器、第二打点计时器和硅光电池板;所述音频输出设备、所述调制解调器和所述光源依次通过线束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打点计时器的安装方向和所述第二打点计时器的安装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打点计时器上具有第一振动片,所述第二打点计时器上具有第二振动片,所述第一振动片与所述第二振动片的振动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振动片上设置有第一平面镜片,所述第二振动片上设置有第二平面镜片;所述光源输出的光信号依次经所述第一平面镜片和所述第二平面镜片反射至所述硅光电池板上。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音频输出设备输出的音频信号依次通过调制解调器和光源经过声电转换、电光转换后,转化为调制的光信号,该调制的光信号分别经相互垂直的第一振动片上的第一平面镜片和第二振动片上的第二平面镜片反射后,传播至硅光电池板;第一振动片的振动表示李萨如图形的X轴方向,第二振动片的振动表示李萨如图形的Y轴方向;进而实现了光信号可在硅光电池板上形成相互垂直方向振动的合成图,达到利用光源显示李萨如图形的目的。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能够完成光电声信号的相互转换,趣味性和实用性均较高,能够清晰、形象地解释物理现象,能够广泛适用于教学。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基于光通信的李萨如图形演示仪中,所述第一平面镜片安装在所述第一振动片的打点位置处;所述第二平面镜片安装在所述第二振动片的打点位置处。第一平面镜和第二平面镜分别处于第一振动片和第二振动片原打点针的位置处,实现了通过调节第一打点计时器和第二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使硅光电池板上呈现多种多样的李萨如图形的目的。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基于光通信的李萨如图形演示仪中,所述光源为LED 灯或激光发射器。本实用新型以可见光或激光作为光源,可以将声音信号调制到光源载体上,实现音频信号的远距离传输。与传统示波器合成李萨如图形相比,可见光或激光演示李萨如图形的过程简便,可直观地看到两个振动的合成,可清晰、形象地解释物理现象。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基于光通信的李萨如图形演示仪中,所述第一打点计时器和所述第二打点计时器的开关均采用继电器。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基于光通信的李萨如图形演示仪中,所述第一平面镜和所述第二平面镜的形状均为矩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155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