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穿刺器的耐压密封圈及穿刺器鞘管和穿刺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11212.2 | 申请日: | 2020-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89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周星;朱绍明;李文新;徐华苹;王玉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迪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经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穿刺 耐压 密封圈 器鞘管 | ||
本实用新型之耐压密封圈含切口、支撑面、端密封面和复位机构。支撑面的中心部分设有切口,支撑面的边缘连接端密封面。复位机构设在支撑斜面的外侧,复位机构通常由具有一定高度的相互配合的定位棱实现对支撑斜面的复位支撑。相互配合的定位棱具有能相互配合的配合面。当撤除器械时,切口闭合,定位棱回复初始位置,配合面互相贴近,形成面接触,防止沿高度方向移位,在腹内静压的作用下,配合面相互贴合支撑,在定位棱的加强支撑作用下,切口不容易发生错位,从而可以更好地保证耐压密封圈的高静压状态下的密封性。含本实用新型之耐压密封圈的本实用新型之穿刺器也因此具有良好的高静压状态下的稳定的密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腔镜外科手术器械,特别是涉及在腹腔镜手术中使用的穿刺器的耐压密封圈,及含有该耐压密封圈的穿刺器鞘管和穿刺器。
背景技术
腹腔镜手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避免医源性感染,腹腔镜手术中使用的一次性穿刺器(Trocar)的用量也越来越大。根据不同的手术要求,从穿刺器中通过的手术器械的种类越来越多,形状也越来越复杂。而在穿刺器的使用过程中,与手术器械接触最频繁的零部件就是密封圈。为保证手术的顺畅,在穿刺器的设计中经常采用硅胶材料来制造密封圈以减小器械的运动阻力。
但硅胶材料由于非常柔软,在降低运动阻力的同时,密封圈的切口的定位能力相对较弱,当腹腔内静态压力较大,如达到4KPa时,硅胶密封圈的切口处可能发生错位,尤其是当硅胶密封圈具有润滑液时,硅胶密封圈的切口处很容易发生错位,造成密封性能降低,甚至导致密封失效,严重者会导致手术过程中断,造成临床意外。
本专利申请就是对现有技术的穿刺器中的密封圈的进一步改进,以提高密封圈在较高的腹内静压状态下的密封稳定性,更好地防止密封圈在较高的腹内静压状态下的密封失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用于穿刺器的耐压密封圈的特点在于:在密封圈支持面的外侧设有含定位棱的复位机构,通过定位棱的配合面之间的相互支撑作用,使得密封圈即使在较高的腹内静压状态下,密封圈的切口也不容易发生错位,从而有效防止密封圈在较高的腹内静压状态下的密封失效。
本实用新型之用于穿刺器的耐压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压密封圈1含切口11、支撑面12、端密封面13和复位机构20;
A.所述能让手术器械通过的切口11设在所述支撑面12的中心部分;
B.所述复位机构20设在所述支撑面12上;
C.所述支撑面12的中心部分设有所述切口11,所述支撑面12的边缘连接所述端密封面13。
当器械进入时,所述复位机构20能够随之向外扩展,不阻碍器械的运动,当器械撤除后,所述复位机构20回复到支撑状态,能够对所述支撑面12提供支撑,使得所述切口11不易错位,即使在较高的腹内静压状态下也能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
所述复位机构20设置在所述支撑面12的外侧。所述复位机构20优选地设置在所述支撑面12的外侧,这样可以保持所述耐压密封圈1的内侧的平滑,避免由于所述复位机构20阻碍器械的进出运动。
所述复位机构20含定位棱20-1。
每个所述复位机20含至少1对相互配合的定位棱20-1。
所述定位棱20-1的配合面20-11的高度不小于0.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迪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迪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112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甲烷总烃采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电缆接入的电能计量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