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光柱组件及手持移动终端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10006.X | 申请日: | 2020-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23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曾均平;张波;郭颂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优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郭方伟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柱 组件 手持 移动 终端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光柱组件及手持移动终端设备,该导光柱组件包括至少一根透明导光柱和不透光的套体;套体包括座体、以及供透明导光柱插入并单独包围一透明导光柱的套筒;透明导光柱对应的座体底部处分别开设有相互隔离的导光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透明导光柱上套设不透光的套体,包括座体以及供透明导光柱插入并单独包围一透明导光柱的套筒,能够有效杜绝多个透明导光柱之间的串光,避免形成光晕现象。同时,在透明导光柱对应的座体底部处分别开设有相互隔离的导光孔,可以分别容置单个的光源,单独隔离光源,有效防止多个光源之间发生串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光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光柱组件及手持移动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中,主PCB板上LED二极管发出来的光线需要从TP盖板表面透出来,常规基本是使用透明硅胶或者透明PC件直接把光线导出来,但是这样,在TP盖板表面上会形成一个带光晕的光团,或者光线从周边孔中串光出来,造成各色光线混在一起,不利于识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导光柱组件及手持移动终端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导光柱组件,包括至少一根透明导光柱和不透光的套体;所述套体包括座体、以及供所述透明导光柱插入并单独包围一所述透明导光柱的套筒;所述透明导光柱对应的所述座体底部处分别开设有相互隔离的导光孔。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光柱组件中,所述套筒的上端面高于所述透明导光柱的上端面。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光柱组件中,所述套筒的上端面比所述透明导光柱的上端面高0.3mm。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光柱组件中,所述透明导光柱与所述套筒之间为过盈配合。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光柱组件中,所述套体为不透光材料的软胶。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光柱组件中,所述座体与所述套筒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构造了一种手持移动终端设备,包括主机、设于所述主机内的发光元件、以及设于所述主机上的透光孔,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柱组件;
所述发光元件分别容置于所述导光孔内,所述套筒分别与所述透光孔相对应。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中,所述主机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主电路板、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盖板;
其中,所述透光孔设于所述盖板上,所述座体设于所述主电路板上,所述套筒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盖板上的透光孔相对应。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中,所述套筒的上端面与所述透光孔的外围相贴合。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中,所述导光孔的侧壁底部与所述发光元件的外围相贴合。
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透明导光柱上套设不透光的套体,包括座体以及供透明导光柱插入并单独包围一透明导光柱的套筒,能够有效杜绝多个透明导光柱之间的串光,避免形成光晕现象。同时,在透明导光柱对应的座体底部处分别开设有相互隔离的导光孔,可以分别容置单个的光源,单独隔离光源,有效防止多个光源之间发生串光。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导光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导光柱组件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光柱组件的导光孔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优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优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100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包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结构强度高的阀芯座及其龙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