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延时脱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08961.X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30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白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恒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朦 |
地址: | 050200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延时 脱模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延时脱模机构,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贯穿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设有行位导杆,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设有模具腔,所述下模具下侧设有支撑方铁,所述支撑方铁之间设有顶针行腔,所述顶针行腔内设有第一组针板,所述第一组针板上方设有第二组针板,所述第二组针板上方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第二组针板螺栓连接。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模具延时脱模机构通过设置双层针板实现对模具的二次脱模,有利于对异形模具的脱模,通过设置延时顶针有利于对注塑时形成的冷流道进行自动脱模处理,减少了人工脱模的脱模工序,加快生产节奏,且脱模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模具延时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在注塑生产中,由于制品材料或者制品壁厚等缘故,制品表面常有一处或多处被顶杆顶白或顶变形。为了节约人工成本,脱模时需要产品与注塑用冷流道能够实现自动分离,有些制品在顶出后,因加强筋太深或太多的缘故,附着在模具上不能自动脱落,需要助推顶杆,辅助制品脱落,上述情况均可以考虑在注塑模具中设计延迟顶出脱模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的一种模具延时脱模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具延时脱模机构,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贯穿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设有行位导杆,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设有模具腔,所述下模具下侧设有支撑方铁,所述支撑方铁之间设有顶针行腔,所述顶针行腔内设有第一组针板,所述第一组针板上方设有第二组针板,所述第二组针板上方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第二组针板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方铁内壁突出设有卡口,所述卡口与第一组针板的运动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针板包括一组上层针板和一组下层针板,所述一组上层针板与一组下层针板通过一组螺栓连接,所述一组上层针板内贯穿设有第一顶针,所述第一顶针贯穿第二组针板与下模具且与模具腔底部齐平。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组针板包括二组上层针板和二组下层针板,所述二组上层针板内贯穿设有第二顶针和延时顶针,所述第二顶针与延时顶针均贯穿下模具且与模具腔底部齐平。
进一步的,所述二组下层针板内设有镶针,所述镶针与延时顶针对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顶针,第二顶针,延时顶针,镶针均设有顶针杯头,所述顶针杯头设有顶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组针板下层设有用于镶针的顶针杯头运动的杯头沉孔,杯头沉孔下部设有顶杆沉孔,所述顶杆沉孔贯穿一组上层针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模具延时脱模机构通过设置双层针板实现对模具的二次脱模,有利于对异形模具的脱模,通过设置延时顶针有利于对注塑时形成的冷流道进行自动脱模处理,减少了人工脱模的脱模工序,加快生产节奏,且脱模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延时脱模机构的合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延时脱模机构脱模时第一顶针顶出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延时脱模机构脱模时第二顶针顶出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延时脱模机构脱模时延时顶针顶出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延时脱模机构脱模时延时镶针部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恒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恒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089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施工安全护栏
- 下一篇:一种伺服移栽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