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汽车高压线圈驱动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06309.4 | 申请日: | 2020-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0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潘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剑 |
| 主分类号: | F02P3/04 | 分类号: | F02P3/04;F02P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郭堃 |
| 地址: | 51052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汽车 高压 线圈 驱动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电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汽车高压线圈驱动电路,包括稳压电源、点火调节监控仪表盘、以及若干个驱动电路,所述稳压电源分别与所述点火调节监控仪表盘及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点火调节监控仪表盘及稳压电源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稳压器解决了启动时电压下降的问题,保证了汽车启动的成功率,通过调整点火电压来匹配不同间隙的火花塞的跳火电压,保证了不同火花塞都能工作在最合适的点火状态,并且方便驾驶员随时调整点火电压,实时监控点火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汽车高压线圈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现代的汽车发动机大都是内燃机结构,ECU(即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通过高压线圈(也叫高压包)把12V的脉冲信号变成1万至3万伏特左右的电压,送至火花塞在气缸里面形成高压放电,点燃油气混合气。ECU根据转速、油门、发动机温度、空气流量等参数来实时调整点火脉冲型号的周期和脉冲宽度,如图1所示,T1、T2、T3、T4均为高压线圈,其两侧分别连接ECU和火花塞。
火花塞间隙一般在0.8mm-1.1mm之间,为了提高燃烧效率,升级间隙较大的高性能火花塞,同时必须提高点火能量,也必须提高ECU对高压线圈的驱动能能力。否则会导致间隙变大而跳火不正常,发动机缺缸抖动,油耗增加,或者导致ECU过载而烧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发动机启动时电压下降导致点火电压不足、发动困难等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汽车高压线圈驱动电路,通过稳压器解决了启动时电压下降的问题,保证了汽车启动的成功率,通过调整点火电压来匹配不同间隙的火花塞的跳火电压,保证了不同火花塞都能工作在最合适的点火状态,并且方便驾驶员随时调整点火电压,实时监控点火状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汽车高压线圈驱动电路,包括稳压电源、点火调节监控仪表盘、以及若干个驱动电路,所述稳压电源分别与所述点火调节监控仪表盘及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点火调节监控仪表盘及稳压电源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点火调节监控仪表盘由可调电阻R1、电压表U1、以及若干个LED二极管D1组成。
优选地,所述稳压电源包括恒流式可调稳压器U2及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一端及电压表U1的一端均与所述恒流式可调稳压器U2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恒流式可调稳压器U2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恒流式可调稳压器U2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1的第三端与所述恒流式可调稳压器U2的第四引脚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插头J11、插头J12、电阻R2、电阻R3、电阻R6、电阻R7、电阻R10、电阻R12、电阻R14、三极管Q1、三极管Q3、三极管Q4、三极管Q7及二极管D4,所述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插头J11的第一引脚及插头J12的第一引脚均与所述稳压电源电连接,所述插头J12的第二引脚、电阻R7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及电阻R14的一端均与所述点火调节监控仪表盘电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6的一端及电阻R12的一端均与插头J11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4的基极及三极管Q7的基极均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经二极管D4接地,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插头J11的第三引脚、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三极管Q4的发射极及电阻R14的另一端均接地。
优选地,所述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及插头J12的第一引脚均与所述恒流式可调稳压器U2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插头J11的第一引脚与所述恒流式可调稳压器U2的第一引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剑,未经潘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063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乳腺外科用便携式负压吸引器
- 下一篇:一种腔镜镜头用清洁装置





